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個中學男生,發(fā)現了班上女同學暗戀另一男同學,于是在班級的QQ群里將這個消息發(fā)布,一瞬間,他就成了全班矚目的人物,所有人求著哄著讓他發(fā)布新的消息,他于是嚴格按照八卦新聞的流程,天天詢問該女生的芳心起伏,鼓勵該女生去大膽表白,同時將這個過程在群里持續(xù)播報,由此成了同學心目中的消息靈通人士。后來,女生求愛被拒,一時沖動表示想要自殺,他就和同學們不斷催促、鼓勵、慫恿,導致她服毒自殺,而一切的起因,只是他很享受那種八卦新聞發(fā)布者身份釀就的成就感,和全班同學空前的群體歸屬感。
根據美國作家Cecily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緋聞女孩》(Gossip Girl ,另一譯名是《花邊教主》),講的是一個類似的故事,在紐約富人區(qū)的一所私立學校里,一個名為gossip girl的神秘人物建了一個博客,專門發(fā)布學校里的各種八卦消息,包括學生間的戀情、爭斗、吸毒和酗酒事件,并通過手機短信將消息及時傳遞出去,比如“有線人在商店拍到Serena在買驗孕棒”。這個博客為整個學校提供了熱門話題,將許多人凝聚起來,并改變了一些人的現實生活——它甚至促成了幾對青年男女的戀情。
這種情形之下,為自己披掛上八卦話題,才能成為眾人關注的中心?!毒p聞計劃》中,小美女奧利弗在一所教會學校讀書,為自己被忽視深感不平:“如果男生都是google earth的話,就算我打扮的有十層樓那么高他們也注意不到我?!彼谑呛啡恍?,自己已經“破處”了,于是一舉成名,正巧學校的課程里講到霍桑的小說《紅字》,她又有了新創(chuàng)意,索性在自己胸口寫了一個鮮紅的“A”,同學們羨慕異常,紛紛向她索求成名的方法,其實,這個方法只不過是,設法讓自己具有被談論的價值。
因為,八卦新聞,對我們意義重大。1998年,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指出,人類和別的靈長類動物一樣,都是通過某種行為來發(fā)展社交聯系的,別的靈長類動物建立聯系的方式是互相梳理毛發(fā)、捉虱子,而人類的方式則是交談,我們得不斷地和一些人聊天,用聊天來加深聯系,而聊天的內容,大多時候,都是八卦新聞。于是,一個關于人的價值的標準出現了:有被談論的價值,才有價值?!毒p聞女孩》、《緋聞計劃》內里的價值觀,基本如此。
八卦新聞構成了我們每天談話內容的主體,是團隊凝聚力的來源,甚至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方式。《六人行》或別的以日常生活為主題的美劇里,那些惜墨如金的對話,通常都夾雜著各種八卦,帕麗斯·希爾頓被屢屢提及,而《犯罪現場》調查里,提到某個SM女王時,得加注一句:“她就是某個領域里的奧普拉·溫弗莉”——坐頭把交椅的人。
不過,人們通常認為,熱衷于談論八卦的,多半是女性,所以,《緋聞女孩》選擇了一個女性身份作為八卦的傳播者,但英國的國際研究機構onepoll最近通過網絡進行的全球調查顯示,“男人每天與朋友或同事閑聊的時間平均為76分鐘,而女人僅為52分鐘”,他們的話題包括朋友醉酒后的丑態(tài)、漂亮的女同事、性關系,等等。而且,男人們的閑聊多半在辦公室發(fā)生,三分之一的男士表示,與同事閑聊時最開心,58%的受調男士稱,“參與‘八卦’讓他們覺得自己是‘組織的一部分’”,甚至,有31%的男士稱,“與伴侶閑聊其實比性接觸感覺更好”。
不管怎樣,八卦話題,都是我們與別人開始交往時的第一步。2008年2月,攝影大師陳冠希作品外泄那段時間,我們在鼓浪嶼旅游,在島上的咖啡館閑坐時,目睹了全咖啡館的人們是怎么搭上話并進入一種狂歡狀態(tài)的:“我已經有一百張了”,“我有四百張”,“聽說全套是一千多張?”“你有嗎?這是我的M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