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秘的王國(3)

琉球之謎 作者:紀連海


隋煬帝

話說到這里,我們只要有個名字、有個詞匯,就得解釋。這“琉球”兩字兒是神仙給取的嗎?當然不是。取這兩個字,命名這片海上仙山島嶼的,雖說不是神仙,但也是一個非常想成為神仙的人。他會是誰呢?當然是中國的隋煬帝了。

早在成書于唐朝初年,也就是公元7世紀初的《隋書》中,便有專門的一段,叫“流求傳”。比較信而有證的第一次琉球群島的探索之旅發(fā)生在隋煬帝大業(yè)年間,即公元607年。隋煬帝不畏波濤險遠,令羽騎尉朱寬到海外尋訪異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與那國島在今天的釣魚島西南170公里。行至這一片海上,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現(xiàn)在海中,“若虬龍浮在水面”,蜿蜒如長蛇,形狀如虬龍一般,所以他就給這一片島嶼起了個名字,稱為“流虬”。這個“虬”字左邊是蟲字邊,右邊擱一個豎彎鉤?!膀啊钡囊馑际驱垼谔瞥幾搿端鍟窌r,為避帝王諱,帝王是龍啊,為避帝王龍之諱啊,將該地更名為流求,這個“求”就是“求人”的“求”了。這樣,當然也有人寫成“留仇”、“瑠求”、“流鬼”之類的,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最終給這塊地起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名字。這就是我們今日使用的“琉球”這兩個字的起源。

在成書于1650年、由向象賢編撰的記載琉球國史的《中山世鑒》中,有如下的一段敘述,道出了琉球一名的來歷:“當初,未(有)琉球之名。數(shù)萬歲之后,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訪求異俗,始至此國。地界濤間,遠而望之,蟠旋蜿蜒,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流虬也”。

在記載琉球國史的另一部著作《中山世譜》(1725年成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隋大業(yè)三年(607年)丁卯,煬帝令朱寬、何蠻抵本國,遙觀地界于波濤間,蟠旋蜿延,其形若虬浮水中,名日流虬,嗣后改名流求?!?/p>

從上述記載可以知道,要遲到公元6—7世紀中國的隋朝時,才出現(xiàn)了“流虬”的稱謂,而這一名稱,也是由中國人命名的。漢字中的“虬”,是龍的一種,以“流虬”稱琉球群島,顯然是從地理形勢上加以冠名的。不過,在成書于公元7世紀前期的《隋書》中,“流虬”又被寫作“流求”。在中國古代,龍是帝王的象征,與龍相關的字不能亂用,故以同音之字“求”替代了“虬”。其后,在我國史書中,都承襲了這一稱謂,雖然在用字上有所出入,或作“流求”(《宋史·外國傳·流求國》),或作“餾求”(《元史·外夷傳·餾求》)。至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一名的用字才被正式確定下來,并一直沿用至今。海外則依其“同中國的舊有關系”,“一般稱為Liuchiu、Luchu、Loochoo、Lewchew或Liukiu”,實際表明了中琉傳統(tǒng)歷史關系的源遠流長。{參閱李曉杰:《滄桑琉球》。}

琉球的另一個近鄰日本將琉球叫什么呢?日本稱之為“Riukiu”或“Ryukyu”。不過,日本對琉球的通用稱謂是“Ryukyu”?!癛yukyu”衍生自中國的“Liuchiu”,原因是日語發(fā)音中沒有“L”,意思是“天邊漂浮的寶石”。根據(jù)中國學者何慈毅的觀點,公元835年,日本僧人空海的弟子真濟在其所編的《性靈集》中始稱“留求”,讀作“Ryukyu”。自14世紀日本加入明朝的冊封體制后,“琉球”這一稱呼便在日本固定下來。而關于“沖繩”的稱呼,現(xiàn)存最早記錄的日本史料是《唐大和上東征傳》:753年,鑒真東渡到“阿兒奈波”島,日語讀作“Okinawa”,即現(xiàn)在的沖繩。{參閱王海濱:《琉球名稱的演變與沖繩問題的產(chǎn)生》,載《日本學刊》2006年第2期。}

說起琉球,還有一個問題。中國臺灣島過去也被稱為琉球,那就有問題了。臺灣島這個琉球和琉球群島這個琉球怎么區(qū)分呢?我告訴大家,流求也好,琉球也罷,都是我們中國人對那塊地方所有島嶼的統(tǒng)稱。怎么區(qū)分呢?大琉球便是臺灣,小琉球便是琉球群島,這就是一個區(qū)分。

美妙的開國傳說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記載,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印記,《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在一部部歷史典籍中傳承發(fā)揚。那么,深受中華文化熏陶的琉球古國又有哪些珍貴的史書?記錄著哪些琉球民族的歷史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