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當時的局面,如果像常規(guī)那樣,找犯人個別談話、統(tǒng)一思想,或者說調整調整班組長,重新選擇自己信得過的積極力量,都要一個過程,短期很難見效。想想看,朱力美的這一檔子事,搞的全監(jiān)獄的警察三個月學習、討論,已搞得很多人精疲力竭、滿腹怨言了,此時如果再把對犯人的整頓加碼,犯人是不敢有怨言的,可是,由于警察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懲罰的力度不夠,必然會加劇在押犯心理上的抵觸情緒。怎么辦呢?
監(jiān)獄是個特殊的地方,局外人只能看高墻的戒備森嚴,卻不知里邊斗爭的復雜,只知犯人兇殘,卻不知犯人更多的時候是奸詐、兇頑、口蜜腹劍。形象地講,監(jiān)獄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無時不在斗智斗勇、無時不在拒腐防變。一步不慎,輕則改造失敗,重則被犯人俘虜。所以,出奇制勝,則更顯魄力,金丁深知這一點,會不會直擊犯人的弱點,則成了他苦思冥想的焦點。
經(jīng)過幾個不眠之夜忘我地工作,他發(fā)現(xiàn)監(jiān)區(qū)的文書工作停留在極低的水平。近一年呀!這么長的時間沒有獎懲,犯人在想什么?拒不接受改造的受不到懲罰、表現(xiàn)好的得不到獎勵,犯人們不混日子可能嗎?頭三腳要踢好是不容易的!金丁想,只有贏得犯人的信任,自己講話才有人聽,否則,沒有犯人的響應,再大的努力也是白費!一旦打不開局面,遭別人恥笑是小事,得不到領導的信任事情就大了。于是,他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先獎勵先進,再打擊反改造分子。在犯人中形成兩極分化,自己坐收漁利,那時再作出選擇。少打擊或者不打擊,讓犯人覺得自己是個可親近的執(zhí)法者,使表現(xiàn)好的、表現(xiàn)差的都看到希望,那時,自己的工作豈不事半功倍?
一周后,一場在別人看來很不合時宜的工作,被他轟轟烈烈地抓了起來--在犯人中補評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