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楚云市市長攜方格明、代宇庭等到賓館看望朝旭他們兩人后,朝旭雖然并不認為有了這種握手言歡后便可高枕無憂了,但他也看到了“楚江大橋”這個項目有可能成功的希望。一方面,他在原來所掌握的間接和直接的有關材料基礎上,進一步積極作準備;另一方面,他仍然十分冷靜地分析這一項目的兩個前途,即項目成功與失敗的前途和項目本身的前途。他認為,即使成功簽約,在實施過程中還可能會出現(xiàn)難以預料的問題。從這些年他參與華宇公司的一些重大項目策劃的經驗看,即便是在深圳,一個重大項目的成功也絕非一蹴而就,何況是在內地。他來楚云之前,就已對程佳運吐露過這方面的擔憂。第一次洽談會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里。他知道,這一項目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副市長方格明,是很不好相處的。作為威震一方的副市長的講話被一個原屬于他下級的下級針鋒相對、毫不留情地頂了回去,而市長又當眾不點名的批評他,顏面何在?朝旭心想,如果自己現(xiàn)在仍是他的部屬,不被打進十八層地獄才怪哩!雖然當時在會上的發(fā)言與處理方式并無不妥之處,但多少帶點情緒。比如說“還是老樣子”這句話,暴露了埋藏在自己心底多年的怨恨。不斷完善著自己的朝旭,這時也免不了自責一番。但轉念一想,作為副市長的方格明,不也一直帶著成見講話么?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挑釁、挖苦、輕蔑的語氣,完全不是以平等的方式對待投資方,更談不上什么真誠、友好了。當時那種情況下,換作誰都受不了的。朝旭總有一種隱隱的不安的感覺。方副市長怎么會是那樣一種態(tài)度?市長的講話會讓他移恨于我么?他會出點難題或給點什么顏色我看看么?他會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對付我呢?這些疑問時常在朝旭的腦海里翻騰。曾在機關工作多年的他,總認為方格明在這件事上如果不做點文章,是不符合方的性格與機關此類人物的“精神”的,所以心理上應該有所準備。至于代宇庭,朝旭認為他還不是重點。從自己回楚云代宇庭急于求見的情況看,代至少不會直接發(fā)難。但也必須提防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動作,因為此人本來就不是什么君子,況且與我朝某人尚有宿怨。
楚江大橋工程的確是個好項目,這點,市政府管重點工程的方格明心中最清楚??梢哉f,這個項目對于楚云市來說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方手上如果有適當?shù)耐顿Y對象,確實也輪不到華宇公司,他有難度這才屈尊就勢。朝旭經過幾天的調查,他對這個項目越來越感興趣,遠遠超出了他來楚云之前在深圳看到的那些文字資料,經濟效益是相當可觀的。他幾乎每天要與程佳運通一兩次電話。程指示他必須要搶在別的投資方來楚云之前,把合約簽下來。這幾天,他與工程部長丁克日以繼夜地工作,拿出了“初步設想”交給了江楓。同時,又準備了一份在洽談會上亮底的方案。前者是投石問路,以期引出一些可能發(fā)生的難題,后者才是克敵制勝的錦囊妙計。這個項目雖說有不少困難,他堅信,只要確定了目標,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