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是的,接生婆。你們村里應該有吧?有的話就近叫一個來。”爺爺問道。
老農(nóng)的兒子張大了嘴,愣了半天才結結巴巴說出話來:“難道……難道她就要生產(chǎn)了?”他伸手指著他女兒的房間。
老農(nóng)也愣了一愣,但是他立即恢復了神志,用肘捅了捅兒子,吩咐道:“叫你去你就只管去,問這么多干什么?”說完又接著對外面吆喝爺爺交代的那幾句口訣。
老農(nóng)的兒子嘟囔了幾句,很不情愿地起身繞后門離去。
老農(nóng)的兒子離去不久,擺在門檻上的紅棗茶突然有了異常的動靜。茶盅里的水面本來是平的,可是此刻在挨著把手一處的茶水居然漸漸鼓起,然后順著茶盅的內(nèi)壁往上“流”。雖然茶盅里的茶水未見流失,但是水平面卻漸漸下降。顯然,有個看不見的“人”正伏在門檻上喝茶盅里的紅棗茶!
發(fā)現(xiàn)這一突發(fā)狀況的不僅僅有我,爺爺和老農(nóng)都發(fā)現(xiàn)了。老農(nóng)嘴里的口訣突然停住了,兩眼瞪得像燈籠一樣看著面前的奇怪現(xiàn)象。
爺爺見狀,急忙拾起早已準備好的鞭子,在空中用力一甩,“啪”的一聲驚動了我和老農(nóng),自然也驚動了那個看不見的“人”,附在茶盅內(nèi)壁的水流立即跌落回來,茶盅里波紋蕩漾。我猜想著那個“人”已經(jīng)抬起頭來尋找這突如其來的甩鞭聲。
說到甩鞭,方圓百里可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爺爺。每到耕耘的季節(jié),便是牛最為辛苦的時候。偷懶的牛便喜歡在田地里哼哼唧唧的不出力,腳步走得慢,渾身不使勁。這樣,耕田的速度就慢了。這時,農(nóng)人便揮動鞭子抽打偷懶的牛。但是呢,農(nóng)人跟牛一般都是有些感情的,有些性靈相通。所以絕大多數(shù)農(nóng)人抽打的時候不使全力,頗有裝腔作勢的意味。
而爺爺更甚,他從來不將鞭子抽到牛的身上,而是揚起手來在空中畫一個圈,然后狠狠地一縮手,鞭子就糾結在一起,不打任何東西卻發(fā)出響亮的一聲“啪”來。牛聽得爺爺?shù)乃Ρ蘼暎阒肋@是警告它了,于是便聽話地賣力干活。
一般人甩不出響鞭來,光口頭上吆喝沒有什么實際效果,所以即使心疼牛也要抽打。
那個看不見的“人”顯然沒有被這聲鞭響嚇到,因為堂屋里的草灰上顯出兩個淺淺的腳印來。如果是實實在在的人踩在那個地方,草灰就不會陷得那么淺,恐怕草灰還會粘在腳上,讓地面露出一片空白來??墒悄悄_印沒有接觸地面,只是仿佛被人輕輕吹去了一層那樣??磥砟莻€“人”是要進來看看聲音到底是從哪里發(fā)出來的。
我明白了爺爺要草灰的原因了。清明節(jié)給已故之人燒紙時,第二天早晨起來很容易就看見紙灰上落有淺淺的腳印,那是前來收錢的先人們留下的。爺爺是要仿效這種情況從而知道這個借胎鬼站在哪個位置。
此時要紙灰當然是不可能,所以爺爺想到了效果差不多的草灰。
爺爺用手中的鞭子指著出現(xiàn)腳印的地方,喝道:“這戶人家雖然割了你的樹干,挖了你的樹根,可是你也在他家的地面上吸水喝露。既然你是樹,那就遵循樹的命,活著的時候給人果實,死了給人當柴火。你有什么不服的?”爺爺氣勢凌人,但是從他的眼睛里我能看出,他對自己說的話并不是那么自信。因為換了是他自己的話,他絕不會將門前的棗樹割倒劈開,然后求得一團取暖的火。即使上山砍柴,他也絕不像有些人那樣將整棵樹扛回來,他只找些業(yè)已干枯的枝干掰下,只要是還有青色的,他便不碰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