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的話會暖化對方的心,從而贏得對方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當然,贊美對方并不是美言相送或隨便夸上兩句就能奏效的。因此,在贊美對方時要恰如其分,切忌虛情假意、無端夸大。
過分謙虛者,常常掩飾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適當?shù)男睦砭嚯x是成功的人際交往的一個必要條件。謙虛可以拉近彼此間的心理距離。要想擁有圓滿而順利的社會生活,有分寸的自我謙虛是很重要的。俗話說得好,"過猶不及",如果一個人過于謙虛反而會讓人覺得他是在掩飾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故意裝出一副樣子而已。
適度的禮貌,是維持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方法之一。人與人之間的禮貌,有一定的形式、程式和措辭等,人人都必須遵循。"謙虛過度,反而無禮。"法國作家拉伯雷說:"外表態(tài)度上的禮節(jié),只要稍具有知識即能充分做到;而若是想表現(xiàn)出內(nèi)在的道德品行,則必須具備更多的氣質(zhì)。"那么從言辭到行動總是畢恭畢敬的人,也許可以說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一般總是低聲下氣,始終用一種非常謙虛的態(tài)度、贊美的口氣說話。初識之時,對方也許會有不好意思之感,但決不會對這些人產(chǎn)生厭惡;然而隨著交往的日益深入,別人便會逐漸察覺這種人的真實態(tài)度,而且會氣惱不已。這時對他的評價,大多變?yōu)椋?那家伙原來是個口是心非、表面謙虛的人!"
事實上,這種過分自謙的人往往錯誤地認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不可輕易讓他人知曉。于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們總是以一種非常低調(diào)的姿態(tài)做人,將種種欲望、沖動和情緒完全壓抑在內(nèi)心深處,死死禁錮著。但是,被壓抑的欲望、沖動和情緒越積越多,總有一天會形成強大的沖擊力發(fā)泄出來。他們直覺地意識到了這一點。為求掩飾,便啟動反作用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對人更加謙恭。這等于說,這類以令人難以忍受的過分謙恭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的人,內(nèi)心往往積聚著對他人的強烈攻擊欲。
在毫無隔閡的人際關(guān)系中,我們并不需要過分謙虛。如果你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對方突然用過分謙虛的言辭談話時,可能在表示強烈的嫉妒心、敵意、輕蔑、警戒心等。
總喜歡提問
者,可能是
想占據(jù)主動
我們知道,在與人談話的時候,如果要使談話順利進行下去,有必要盡可能地多了解對方,對所獲的種種細微信息進行分析、探究,由小到大,由微見著,作為交談的基礎(chǔ)。要務(wù)必看清交談的對象,從他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文化水平、心情處境等入手。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有必要通過提問的途徑達到目的。當然,提問的形式也是靈活多變的,可事先詢問,也可在當時;可側(cè)面問他人,也可正面問本人。最后對通過提問所取得的信息作一番思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