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整合

真愛的旅程 作者:(美)克里希那南達


——一個漸進的人性化過程

整合帶來一種深度的接受。接受我們自己的樣子、接受我們自己的缺點、接受自己不完美的部分,也接受所有那些為我們帶來傷痛和恐懼的過去事件。整合所帶來的接受也包括了對那些我們出于無意識而曾經(jīng)給他人所帶來的痛苦。整合并不表示停止成長,我們會一直成長直到我們老死。但是整合確實意味著我們開始放下希望自己有所不同的努力,也放下我們對于目標、改變、進步或提升高層意識的努力。一旦當我們開始接受自己時,我們會變得更人性化、更平易近人、也更放松與柔軟。

在我們的工作坊當中,我們常常會通過一個活動讓人們來探索受異性歡迎的原因。這個活動已經(jīng)行之有年,而我們覺得它非常的有趣,因為非常矛盾的是,一個人具有吸引力與否跟外表和體型都無關。有沒有吸引力取決于一個人自我接受的程度,放松地安住在自己內在的程度;取決于一個人是能夠允許事情發(fā)生,而不是試圖去掩蓋掉自己的不安與恐懼。

當我(克里希)第一次開始這趟覺醒之旅的時候,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到達那里”的目標上,不論那個目標是改變我的意識、讓自我變得越來越自由,還是成為一個全然清醒的個體。然后一開始的時候,我滿心期待著,也確實體驗到了巨大的轉變,我對自己的感覺改變了,我的生命能量改變了,我敞開自己的能力和感受自己的能力也都改變了。但是一段時間之后,改變變得越來越不明顯,越來越難以區(qū)辨。我開始注意到我的自我、我自我防御的部分不如想象中消失得那么快,我的恐懼和不安全感也還是在那里,我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改變常常是令人沮喪的緩慢。這個敞開自己和信任的過程感覺起來極度的細微與緩慢漸進,不但沒有什么實質上明顯的結果,還常常會有倒退的現(xiàn)象。所以對于自己身上我不喜歡的那些部分,我也不得不平靜以待。

學習不帶著期待生活

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認同與執(zhí)著是如此的深,以至于我們沒有辦法保持距離清楚地看到自己,也因此在我們的成長旅程中,我們常常會無法欣賞那些已經(jīng)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轉變。此外,由于我們許多人都對自己有著嚴格的高標準,所以當?shù)雇说默F(xiàn)象發(fā)生或不信任的感覺接管一切的時候,我們內在的批判會變得更為嚴苛與強烈。當我們受到羞愧、拒絕、失落感的襲擊,當我們在自己身上發(fā)現(xiàn)我們不喜歡的行為,感受到憤怒、悲傷、無聊、易怒等不舒服的情緒時,我們很容易就會認為自己沒有什么改變。我們覺得自己跟過去一樣的負向、憤怒、挫折、無用、泄氣以及易怒。

最近,兩個曾經(jīng)跟我們一起工作過多年的個案寫了封痛苦和無助的信給我們。在她們進入一場美好的戀愛事件之后沒有多久,她們的男朋友都離開了她們,回到前任女友的身邊。這兩名女子認為既然她們已經(jīng)為自己進行過如此密集的工作,不斷地檢視自己的模式,也不斷地感受自己的傷痛直到?jīng)]有任何一滴淚水被遺留下來,但是事情居然沒有任何的改變,她們完全沒有辦法了解為什么事情會是如此。老故事又再度發(fā)生了,她們又再度被自己所信任且敞開的男人所拒絕。她們問說她們還能夠做些什么?還有多少的內在工作需要進行?什么時候這種情況才會結束?什么時候愛才會真正的來臨?她們在自己的內在工作上做錯了什么事情嗎?還是她們自己身上有什么嚴重的錯誤,以至于這種事情不斷地發(fā)生?還有什么是她們需要再繼續(xù)學習的?

我們許多人會犯的錯誤之一就是認為當我們在自己身上密集的工作、感受自己的傷痛、穿越所有的哀傷之后,我們就會得到某種神奇的愛情作為獎賞。如果我們帶著這種期待在進行內在的治療工作,那么我們仍然還在水平的世界里,我們那個等待獎賞到來的退化孩童,就會在事情不如預期時感到失望沮喪。但是,生命并不是如此地發(fā)生著,沒有任何事情能夠保證當我們準備好的時候,愛就會來到我們的生命里灑下祝福。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只是敞開自己,去接受存在想要教導我們的課題、接受存在給予我們的事物,以及接受那些已經(jīng)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事物。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停止對抗,開始享受當下事物所具有的美。換句話說就是放下我們認為事情應該如何發(fā)生的概念,就是接受生命中所有的痛苦與歡愉。

大部分的時候,那些發(fā)生在我們意識上、人際互動上、自我價值上的轉變是極其細微的。如果我們只把焦點放在某個特定的目標上,那么我們會因為無法看見自己的轉變而失去信心。重要的是去覺知到自己生命中這些細微的轉變,并且接受自己有時候確實會覺得有所倒退的現(xiàn)象,確實會覺得自己和過去沒有什么兩樣。

擁抱自己的陰暗面

比較起來,擁抱自己的傷口似乎要比擁抱自己人格上的陰暗面來得容易許多,因為人格的陰暗面里往往都是我們自己不喜歡的部分,像是自己消極、不誠實、惡劣、憤怒、報復、比較和自我防御等的部分。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這些陰暗面并不是我們存在本質里的缺失,而是來自于對于生命和他人深度不信任的結果,而且我們的行為與思考的方式也不過只是一種生存機制,來自于我們長年累積的恐慌和受傷。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深信不疑地認為這是我們唯一的一種生存方式,當我們的生存受到威脅時,我們很自然地會去倚靠這些策略。因為對內在小孩來說,當我們被背叛的傷口被引發(fā)時,那是生死攸關的事情。

我們很難不去批判這個部分的自己,但是一旦當我們開始批判自己的時候,那么我們就很難在這些陰暗面出現(xiàn)時仍然保持待在當下。

像是我(克里希)有著一個極為暴君和自私的一面,我不喜歡它們,但是它們確實在那里。這是我家里所有男性成員所共有的特質,而我也繼承到這個部分。當這股暴君與自私的能量出現(xiàn)時,如果我是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里,比如說我是以一個學員的身份參與治療個案或團體的話,那是一回事,但是如果這股能量是在我的日常生活出現(xiàn)時,那又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回事了。要我在日常生活里去接受這種感覺和行為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可以看到這些行為給我和身邊的人造成什么樣的傷害。我沒有辦法想象如果我呈現(xiàn)出這個極度“未進化”的陰暗面,有任何人會愿意愛我。但是,壓抑它或假裝它不存在只會讓它更間接地呈現(xiàn)出來,也只會讓我變得更批判、嫌惡、易怒、譴責他人和郁郁不樂。所以,通過了解它們從何而來,我學習著去接受自己陰暗的那些部分。而且每當我記得的時候,我就讓自己去聯(lián)結那些在陰暗面底下的傷口。對我們大多數(shù)的人而言,善待我們原始的憤怒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