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稿件寄出后便沒了音信,一開始琦漫倒是念著日子盼編輯部的反饋,但連著兩個月,琦漫也便忘了投稿一事。一日,琦漫在一篇散文后頭看到夏尋在評論里大力支持琦漫將此文投稿,琦漫方才記起兩個月前投稿的事。
但這是夏尋頭一回建議自己投稿,便試了一回,也許正是這篇文章夠了雜志的水準(zhǔn),一個月后,琦漫便收到了樣刊,三個月之后,收到了三十元的稿費。稿費是微薄得不夠小姨買菜的,但琦漫的心卻滿足了。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琦漫的文章有了突飛猛進(jìn)的發(fā)展,接二連三被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報刊發(fā)了出來,半年后再回首自己的處女作,已然不如現(xiàn)在的水準(zhǔn)了。
琦漫拿了稿費,就給藤蓉蓉和沈惜雨買好吃的,其實更主要的是惜雨,惜雨沒日沒夜地學(xué)習(xí),舍不得吃,也舍不得買暖和的冬大衣。但惜雨的努力是有點讀死書的努力,總是事倍功半,而琦漫就比她強,她是典型的臨陣磨槍型,平日雖是不怎么專注于課本,期末考試的最后半個月才開始“磨刀霍霍”,成績卻能像劉翔的一百米跨欄飛速直升。
琦漫的聰明和為人也是不被人一眼所見的,當(dāng)你第一眼見到這個女孩,一定會覺得她足以用“乖”字來形容,應(yīng)該是個平平無奇的努力者。但學(xué)習(xí)這東西,蘭心慧質(zhì)是一回事,努力又是一回事,兩個要是配合得游刃有余了,學(xué)習(xí)、愛好也便能兩不誤。
那些日子,琦漫隔三岔五地會到夏尋處,但夏尋時常不在。
這日,琦漫又叩響了夏尋的房門,門沒關(guān),琦漫便進(jìn)了去。房間里沒有人,床上的被子亂騰騰地卷在了一塊。琦漫坐在床上,被單上還微微保留著夏尋的體溫。枕頭邊有幾張十六開的稿紙,密密麻麻的字痕透過稿紙的背面。
琦漫為夏尋疊好被單,坐在夏尋的書桌前。
她打量著夏尋的房間,這是一間比自己的臥室簡單許多的臥室,也沒自己的臥室暖和。整個房間有點亂,卻不至亂七八糟,它帶著淡淡的墨味,和著一點點植物的素香,許是鋼筆墨散發(fā)出的,又許是毛筆墨,卻又似乎都不是,讓你去猜那該是夏尋被子里散發(fā)未盡的味道。
夏尋的桌面上擺著照片以及臨摹了一半的少女圖畫,他的手筆是桂正和的風(fēng)格。畫的周圍零散地放著顏料、鉛筆什么的。不過,桂正和并不是琦漫最喜歡的漫畫家,她喜歡清水玲子和望月冬留甚至要勝過桂正和,而這畫上的少女卻有著清水玲子的柔和和望月冬留的自流,三者合一便是夏尋自己的風(fēng)格。
琦漫看得心里生羨,對夏尋倒是有些崇敬起來。琦漫的眼睛看著畫中少女的眼睛,感覺那少女似乎也在看她,臉上也有點似笑非笑起來。
琦漫心想這會是誰呢?該是,夏尋故事里常常提起的“若”?夏尋故事里的“若”,在琦漫的眼里是一個女人,但琦漫再聰明也不是夏尋肚子里的蛔蟲,她不會想到“若”其實是夏尋生命里很多個女人的綜合體,假如把她分成很多個不同女主人公的故事,會比夏尋小說里的“若”更加真實。
而這夏尋,看起來是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條條有理的作風(fēng),但對于愛情卻又有著難以把持的感性,往往傷害了人家女孩子,又傷害了自己,并且傷害自己的程度要比傷害人家更深一層。
秋日的晴空萬里一碧,火紅的夕陽還戀戀不離白日地高懸在空中。夏尋進(jìn)來的時候太陽已到了半山腰上,那余輝斜落在墻壁上走動著,被照亮的那塊貼著一張宣紙,上邊寫著“自強不息”四個柳體書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