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壞 男人不“愛”
“變壞”是男人融入壞男圈子必須支付的道德成本,是他攀爬上流社會必須遞交的“投名狀”。
男人是怎樣變壞的?向比他更壞的男人學來的。壞男人總是更強大,男人不是為了變壞而變壞,而是為了與他們尋求共同語言,獲得一種身份上的認同?!白儔摹笔悄腥巳谌雺哪腥ψ颖仨氈Ц兜牡赖鲁杀荆撬逝郎狭魃鐣仨氝f交的“投名狀”。什么叫“投名狀”?想當年,林沖被逼上梁山,投靠王倫之時,書生出身的王首領居然向他提出一個極端不近人情的要求:林沖必須先下山殺一個人,提人頭來證明他入伙落草的誠意。王倫為什么要這樣為難林沖?目的是怕他日后變卦,所以要他先去犯一個殺人罪,以斷其歸路。
時代不同了,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是梁山。今日男人變壞,當然不一定要“殺人”,但“投名狀”卻無處不在。一個溫文爾雅、不會說TMD、TNND、Shit、Son of a bitch這種臟話、不會逢場作戲調情說笑、跟壞女人一說話就臉紅的老實男,很難被壞男人認可?!俺院孺钨€抽”這“五毒”,即便不“樣樣俱全”,至少占其中幾樣。要么喝酒,要么抽煙,不抽煙喝酒就必須玩麻將,不抽煙喝酒玩麻將就必須唱歌洗澡按摩,否則就必須一肚子“壞水”,成天給人出“壞點子”。沒有這幾樣基本功,何談應酬?不會應酬,你還出來混什么混?不如回家抱孩子!
一個獲得世人尤其是異性仰慕的男人,一定是在他某個方面,得到了同性的尊重和肯定,哪怕他是一個以泡妞為業(yè)的花花公子。所以“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千古名言的前提,實質是“男人不壞,男人不愛”。在這個“同志”爭相“出柜”的年代,這句話特別容易被人誤解為一個同性戀話題。雖然古希臘人認為同性戀比異性戀更純粹、更真誠,公開帶同性戀人出席Party、將同性戀當作一種時尚來展示,但這里所說的“男人不壞,男人不愛”,確實與愛情無關。如果一定要給這里的“愛”一個解釋的話,可能指“喜歡”或“欣賞”,也可能指“崇拜”或“敬畏”。男人不像女人那樣關注和在乎情感問題,與其說是其“不愿”,不如說是“不能”——生存和發(fā)展的需求,決定男人必須更在乎與同性的關系。越是進取心強的男人,越在乎他與事業(yè)相關的同性的關系,否則他就要被這個社會無情地拋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跟壞男人交朋友,怎么能變成壞男人?努力去接近同性的領袖人物,適應他們的行為方式和做事原則,是男人變壞的第一步,簡稱“入?!?。英雄固然愛美人,但如果要英雄在美人和他的合伙伴之間做取舍,絕大多數(shù)男人都會選擇后者。說到底,男人是一種社會動物,本質是他們更喜歡與兄弟闖江湖,相對而言,家庭生活更像一個給身體和精神休憩的大后方。如果說壞女人的最大愛好是花錢,壞男人的最大愛好就是賺錢——壞男人在賺錢這件事上獲得的樂趣,要遠大于花錢。這正是他們討厭Shopping的重要原因。
男人變壞“三部曲”
男人變壞,通常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披著狼皮的羊、披著狼皮的狼和披著羊皮的狼。
男人變壞通常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同“參禪”一樣,有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同樣的道理,男人變壞也有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