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馬寅初在《新建設》上發(fā)表的這最后一篇措辭悲壯的文章中,沒明說曾勸他退卻的“另一位好友”是誰,但是我們不難推斷出他是周恩來。雖然我們今天已不能知道周恩來當初具體是怎么勸馬寅初的了,但是我想一定不會是勸他向真理作違心的背叛吧?周恩來一定明白,馬寅初作為一個學者,維護自己學術(shù)的尊嚴當然并沒有錯,但這種維護并不是在真空之中。就算是你發(fā)現(xiàn)并握有了真理,但任何真理都是相對而存在的,如同“日出曬場”,這不錯,是真理,但是如果“日出”了,沙塵也起了,霧霾也來了,是不是還一定要“曬場”呢?這就值得考慮了——是不是等沙塵、霧霾過去了再曬?是不是干脆明天再曬?更何況政治氣候遠比自然天氣要復雜得多,為什么非得在今天“單槍匹馬出來應戰(zhàn),直到戰(zhàn)死為止”呢?我想周恩來對他的規(guī)勸一定是出于這樣的前提吧,一定是勸他稍作變通,就此下個臺階!至于為什么要這樣,我想以周恩來的位置終究又不便向馬寅初明說,他一定是希望馬寅初能自己悟得。但是遺憾的是馬寅初終究沒能悟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所以他終究不能沿著這個許多人希望他走的臺階走下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只好對不住周恩來這位救過他命的朋友。這讓我們今天據(jù)此不難看出,二人相比,周恩來是政治家,而馬寅初不是——雖然一生熱衷于參與政治,但他終究只是個經(jīng)濟學家,只是個學者——一個令人尊敬的真正的學者。
六
批判馬寅初的錯誤是個事實,中國“多了三億人”的失誤也是個事實,但這兩個事實并不構(gòu)成因果關系,至少是不完全構(gòu)成因果關系。因為即使在“批馬”的時候,中國也并沒有完全放棄計劃生育工作。當然其間也曾有間歇性的放棄,但那也不是因為“批馬”,而是另有原因。恰恰相反的事實是,由于長期的努力,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到1977年凈增人口從1971年的1950多萬,減少到1100萬,6年中少增加了3100多萬人,自然增長率下降了11.3%,70年代人口平均增長率比50年代和60年代減少了3.1個千分點。但由于這是從6億人口這樣大的一個基數(shù)上的努力,盡管中國實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但人口的緩解必定是一個幾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過程。了解了歷史的真相后,我們應該可以很清楚,一些人和西方輿論說,是因為毛澤東的意識造成了今天中國的人口問題,這是并不符合實際的。
今天,馬寅初之所以還常被人提起,且一旦提起人們總肅然起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那種“單槍匹馬出來應戰(zhàn),直到戰(zhàn)死為止”的精神在今天的學者身上太缺乏了,與馬寅初的“固執(zhí)”相比,我們今天的學者又太會“變通”了,以至于見風使舵幾乎成了他們的一種本能,在他們那里,什么學術(shù)的尊嚴和學術(shù)操守,似乎都已在權(quán)力和金錢面前放棄殆盡。正是這樣,我們的確還是應該向馬寅初獻上我們的全部尊敬。
1979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批準北京大學黨委《關于為馬寅初先生平反的決定》,9月14日上午,北京大學黨委召開了為馬寅初先生平反的會議,9月15日經(jīng)中共中央批準,馬寅初任北京大學名譽校長。只是此時馬寅初已是98歲高齡,無力再作演講了,否則,我想他一定會再到北大,為自己的政治復出和學術(shù)新生再作一場演講的吧!
(《悅讀MOOK》(第二十卷):褚鈺泉(主編).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