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意的大哲學
陳樹菊故事最令人震撼之處,莫過于一介菜販,竟能捐贈如此龐大的金額。
這些善款她是如何掙來的?
原來,賣菜也有很深的學問。
在世俗的眼光看來,賣菜很平凡,利潤微薄。但對于陳樹菊來說,這個菜攤幾乎就是人生的全部?!百u菜是一個很細瑣的生意,要注意并處理很多的小細節(jié)、小地方?!?/p>
菜批發(fā)來以后,要不斷地整理、分類、包裝,務必讓它秀出最佳賣相,而不是將菜往攤子上一倒,就開始賣,這份工粗心大意的人是做不來的。陳樹菊說,這和所有的生意一樣,沒有眼力和腦子的人也做不大。仔細對比陳樹菊的菜攤和其他市場同行后,會發(fā)現(xiàn)她攤上菜的成色、新鮮度,都比別人的好。她細心地在菜的下面墊了寶特瓶,讓每個種類的菜看起來更豐富。
在聊天受訪的過程中,她手上動作從來沒有停歇。將菜從包裝袋中倒出,挑選,重新打包,調整賣相。只要有人經過菜攤,瞄了一眼,她立即搭腔,詢問需要什么。如果客戶挑選了某樣蔬果,她還會順帶“專業(yè)建議”,還可以搭配另一種菜色。
“除了勤快,還有看人和看生意,才能抓住機會。”陳樹菊說。
她描述了打開局面的一樁生意。
有一次,一個年輕人走到攤前,拿起一把韭菜花問她價格。陳樹菊看著這個年輕人,打量他的神情、儀表和氣質,應該是軍人。軍人來買菜,那大概就是部隊的采買,量絕對不小。如果賣給部隊,即使利薄,但量大也比一般賺得多很多。既然如此,報價絕對不能高。于是報了一個近乎本錢的價格。
不出所料,這個年輕人的確是部隊采買,聽到低價就下了一個大單。就因為這把韭菜花的判斷,部隊客戶為陳樹菊帶來了一個月三四百萬的營業(yè)額。口口相傳,生意越做越多,臺東附近離島上的部隊、臺東知名的飯店也成為陳樹菊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