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8月,來自芬蘭的計算機系學生萊納斯·托瓦茲在網絡上發(fā)布了一個帖子,說:“我正在編寫一個(免費的)操作系統(tǒng)(只是業(yè)余愛好,沒GNU那么專業(yè),也沒那么復雜)……我想知道大家最想要什么樣的操作系統(tǒng)?!盙NU核心程序的完成遙遙無期,托瓦茲等不及了,他決定自己編寫核心程序,并很快給這個系統(tǒng)起了個名字:Linux。他通過網上發(fā)帖尋找合作者,后來證明,這一舉動意義重大。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上千名程序高手參與進來,幫助改進了Linux系統(tǒng)。穆迪說:“一個黑客的業(yè)余愛好衍生出了一個團體。隨著Linux的逐步完善,使用它的人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為它排除程序中的錯誤,Linux的發(fā)展日漸加快。這些品德高尚的人繼續(xù)以令人眩暈的速度帶動著Linux的發(fā)展?!?/p>
今天,Linux主宰著超級計算機、手機、數(shù)字錄像機(比如TiVo①),更不必說使用Linux系統(tǒng)的上百萬臺個人電腦了。因為Linux用的是GNU大眾許可,所以任何公司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將其用于商業(yè)。這就確保了這個“品德高尚的團體”繼續(xù)繁榮發(fā)展。
總體來說,Linux對普及開放源代碼軟件項目作出了貢獻?,F(xiàn)在,軟件開發(fā)網站Sourceforge.net上,有超過17.5萬個正在進行的開放源代碼項目。各大主流公司都接受并采用了開放源代碼方式。大概有70%的互聯(lián)網服務器軟件是在Apache服務器上運行的,Apache是在開放源代碼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在所有的大規(guī)模電子郵件程序中,超過半數(shù)使用的是開放源代碼軟件。開放源代碼團體不屬于任何一個有組織的機構,比如某個公司或學術機構,它們證明了一件事:最杰出的網絡是自發(fā)組織的。到底誰是Linux之父?答案是:大眾。
開放源代碼軟件運動帶動了很多新軟件的開發(fā),同時也推動了一條基本原理的發(fā)展。倡導開放源代碼模型的人都很重視透明度,這是出于實際需要,并不完全是因為研發(fā)進展的公開恰好吸引到了更好的程序。IBM,甚至微軟,都開始使用這種既省錢又有效的方式來開發(fā)更好的產品,它們這么做是因為開放源代碼模型帶來的實際效果,并非為了追求其潛在的平等原則。
是什么讓開放源代碼如此有效率?概括來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開放源代碼的“傳道者”埃里克·S·雷蒙德有過一個很著名的概括,揭示了它的本質:“只要有足夠多的眼睛,無論多少漏洞都能被找出來?!币簿褪钦f,只要有足夠多的人去嘗試,就不存在棘手的問題。
比起最具才華、最專業(yè)的員工,數(shù)量龐大而多樣化的勞動力群體總是能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不僅適用于軟件行業(yè),也同樣適用于企業(yè)科研、產品設計和信息制作領域。這是眾包的一個中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