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孩就是本杰明?威斯特。后來,他成了著名的畫家。他常常對人說:“母親的一個吻,使我成了畫家?!?/p>
專家解析:
由此可見,親吻是一種巨大的鼓勵,更是一種強于語言數(shù)倍的溝通方式,只可惜許多中國父母都不大善于運用。其實,親吻能夠讓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到父母對他的愛。對于年幼的孩子,父母不妨多親親他,讓孩子在親吻中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意。
除了親吻之外,還有很多無聲的交流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溝通。心理學家經(jīng)過一系列研究發(fā)現(xiàn),在面對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內(nèi)容是由非語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勢、手勢、體態(tài)、眼神等;38%的內(nèi)容由聲調表達,只有7%的內(nèi)容是用語言說出來的。這說明,身體語言在交流中應該起到更多的作用。如果放棄了嘮嘮叨叨你就不知道該怎么教育孩子的話,那就多學學身體語言交流的方法吧。
應對策略:
1.沉默
年幼的孩子經(jīng)常會有一些不良的行為,諸如惡作劇、說臟話等,大多數(shù)父母習慣于呵斥孩子、嚴厲地批評孩子,卻不知這會給逆反心理很強的孩子一個絕不悔改的理由。
老卡爾?威特的一位朋友的兒子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經(jīng)常做一些令父母煩心的事情。這個孩子在吃面包的時候,喜歡把面包皮細心地剝下來,然后用手把它捏成一個球形吃掉,而把剩下的部分丟在盤子里。他的母親總是對他的這個無聊行為表示不滿并訓斥,可越是這樣,孩子越要這樣做。老卡爾?威特告訴他的朋友只要對此舉置之不理就可以了。沒過多久,我的那位朋友又找到了我,說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剝面包皮的習慣,也和其他人用一樣的方法吃面包了。
老卡爾?威特指出,其實道理很簡單,孩子的那種做法就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即使被父母責罵,他也會覺得受到了重視。對付孩子的這種惡作劇或是不良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
2.握手
握手是大人之間一種很正式的社交動作,但如果運用到孩子身上,就會由鄭重而凸顯出尊重。孩子最渴望的就是一種真正的平等的尊重。這比什么方式都更容易獲得孩子的好感。
3.擁抱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我認為:擁抱、撫摸、牽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我把這個方法用在剛來到我家不久的小斯賓塞身上。事實證明,如果對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擁抱、撫摸,有時甚至是親昵地拍打幾下,孩子在對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會更健康?!?/p>
擁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可以把父母的所思所想通過身體接觸傳遞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領會父母的想法,從而達到有效的溝通。父母應在語言難以溝通的時候,適當運用擁抱的方式。
4.撫摸
美國人類學家阿什利?蒙塔古指出:“人們沒有意識到嬰兒也需要交流。嬰兒獲得的第一次交流和第一語言的發(fā)展都是通過皮膚。如果大多數(shù)人意識到這一點的話,嬰兒就可得到他們所需要的皮膚刺激?!币虼?,建議撫摸孩子從胎兒時期就開始,如果媽媽輕輕地撫摸自己的肚子,肚子中的胎兒就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撫摸。這種撫摸可以刺激胎兒的觸覺,促進胎兒感覺神經(jīng)及大腦的發(fā)育,同時也使胎兒有一種安全感,感到交流的愉悅。而對于大一些的孩子來說,摸摸他的頭發(fā),拍拍他的肩膀都是一種非常好的安慰和鼓勵的方式。
5.眼神
很多媽媽并不覺得自己的眼神會給孩子什么樣的暗示,她們說:“眼神?小孩看不懂的!直接和他們說,他們都不理解,怎么可能看懂大人的眼神呢?”這樣想的媽媽真是太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了。作家周國平說:“父母的眼神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打個不太確切的比方,即使是小動物,生長在昏暗的燈光下抑或在明朗的陽光下,也會造成截然不同的品性。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眼神正是最經(jīng)常籠罩他們的一種光線,他們往往是借之感受世界的明暗和自己生命的強弱的?!?/p>
親切、和藹、信任、期待、贊許、責備……有時一個眼神真的比一篇長篇大論更能讓孩子接受。媽媽們,用你們的眼神溫暖孩子的心靈,指引他前進的方向吧!
6.微笑
微笑是媽媽最甜美、最動人的表情,可以表達她對孩子的喜愛,傳遞贊許的信息,更能鼓勵和溫暖孩子,使之擁有更多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