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樸生活回憶錄(5)

21世紀中國最佳散文2000-2011 作者:耿立


女孩們除了修飾家,還會因著愛美的天性而修飾自己。比如采了胭粉豆花,將它搗成泥,用它猩紅的漿汁去染指甲。那時很時興燙劉海,女孩們就把鐵條在火中燒熱,將劉海卷在上面,使劉海變得曲曲彎彎的,好像吊著一個又一個問號。不過也有失手的時候,將劉海給燙焦了,女孩這時就會傷心地哭起來。那時還沒有電熨斗,為了讓衣裳變得平展,女孩們把水燒開,倒到大茶缸里,加上蓋,用它熨衣裳,能把上衣兜口的褶痕撫平,能把褲線壓得筆直。穿上這樣的衣裳,女孩們的步伐變得輕盈了,腰肢也顯得婀娜了。

女孩們在沒成為別人的媳婦之前,因為沒經(jīng)過灶房油煙天長日久的熏染,那面色是光鮮的,手指也是靈活的。而一旦嫁了人,生計的艱難會使她們的手變得粗糙,再挑著絲線刺繡時,手指就生澀了,不過不要緊,她們已經(jīng)出世的女兒會漸漸接過她們手中的繡花針,繡山繡水繡花繡草。而歲月就在這不經(jīng)意的挑針走線間,將當年的女孩那滿頭的黑發(fā)繡成了如雪的白發(fā)。

我與縫紉機有著不解之緣,我最初的作品就是在縫紉機上寫的。讀師專二年級時,放暑假我回到故鄉(xiāng)。窗前仍然擺著縫紉機,上面罩著乳白的罩子。家中沒有寫字桌,我就搬來一把凳子,俯在上面寫東西。寫著寫著,就會被窗前花圃上的蝴蝶所吸引,我會放下筆來,看一會兒蝴蝶;蝴蝶飛了,我就再看一會兒豆角那碧綠而婆娑的葉片,接著再寫。父親走進屋子,問我在做什么,我說寫小說呢,他就發(fā)出快意的笑聲,那笑聲帶有幾分贊許,又有幾分善意的嘲弄。我最初發(fā)表的作品,就源出于此。在縫紉機前工作,注定要有響聲發(fā)出。我縫跑球的時候,它發(fā)出的是噠噠噠的聲響;而我寫作的時候,同樣也有響聲發(fā)出。那是筆刷刷刷地在紙頁上走動的聲音,聽起來既像風聲,又像鐮刀割麥的聲音,這種聲音縈繞著我,使我的心靈塞滿了情感的五彩絲線,用筆挑著它們,繡也繡不完。

棺材與竹板

活人的世界曾有兩件事物給我?guī)硭酪粯拥目只牛粋€是棺材,一個是雨季時游魂一樣飄蕩而來的算命人。

我們那個小鎮(zhèn),一過了七十的老人,即使那身體硬朗得還能走上二里路,一頓能吃上兩碗飯,也要提前把棺材打起來,放在柴垛或者是菜園中,為那最后一天的上路而預(yù)備著。棺材本來是空著的,可它帶來的死亡的陰影卻比一座真正的墳?zāi)惯€要明顯。你想想啊,你明明看著這個老人還能買豆腐,還能在菜園中勞作,可一看那紅棺材已經(jīng)擺在那兒了,一想他沒有多久就會睡在那里了,就覺得自己已經(jīng)看到鬼影了。所以我特別恐懼與有了棺材的老人說話,總怕他們那寒冷的目光會將我的魂給攝了去。還有一種人,未到老年也預(yù)備下了棺材,那都是中年時一病不起、行將就木的人。人們很迷信,認為打下一口棺材,能驅(qū)趕了小鬼,把病給沖了,病人自此就會好起來。也確有這樣的事發(fā)生,有個中年男人病得只有一口氣了,為他打了棺材后,他竟然奇跡般地好了,能喝水吃飯了,能用洪亮的聲音說話了,能下地走動了。所以棺材在我眼中還是一劑我們參不透滋味的靈丹妙藥。這樣的棺材如果賣不出去,由著風雨侵蝕幾十年,就糟爛了,不能用了,只得把它劈了燒火。

若是白天時經(jīng)過有棺材的人家,我還不會太害怕,因為路面上不僅有明晃晃的陽光,還有雞鴨鵝狗在游蕩。夜晚可就不一樣了,尤其是沒有月亮的夜晚,路過這樣的人家,心就會害冷似的一陣一陣地抽搐,頭皮簌簌響,似有陰風吹過,回到家時氣短得連話都說不連貫了。所以走夜路時,我往往會多走幾條小巷,將擺放了棺材的人家繞過去。

但有一口棺材我卻是不怕的,那就是劉老太太的。她是我同學的奶奶,八十多歲了,一天到晚撇著嘴,看什么都不順眼。劉老太太每天要拄著拐杖像探望老熟人一樣去看看她的棺材。鳥兒在上面落了屎,她會罵鳥,說要剜了鳥的屁眼;螞蟻爬上了棺材,她又會罵螞蟻,說螞蟻長了一身的賤腿。就是陽光照耀著棺材,她也會罵個不休,嫌陽光將棺材的顏色照淡了,舊了,不鮮亮了,將來她去那里,等于帶著幢灰突突的房子,會讓人瞧不起的。有一次,她差點被氣得進了棺材,老鼠大約想她的窩閑著也是閑著,就在里面做了窩,孕育了一窩小老鼠。當她把那窩還沒長毛的小老鼠托出棺材時,眼珠子都要被氣冒了。她用拐杖敲打著棺材,罵家里人全都是沒用的東西,眼睜睜地看著老鼠糟踐她的房子。小老鼠吱吱叫著,不明白它們在棺材里呆得好好的,何以被一雙瘦骨嶙峋的手給甩了出來。聞訊而來的圍觀者都笑了起來。從那以后,我一經(jīng)過那兒,就想起曾在里面作亂的老鼠,會從心底發(fā)出笑聲。那個棺材在我眼里也就不是棺材了,而是一個剛從土里拔出來的水靈靈的大紅蘿卜,散發(fā)著一股怡人的甜香氣息。

雨季到來的時候,也就是農(nóng)閑時節(jié)。這時小鎮(zhèn)會來了算命的外鄉(xiāng)人。我至今都奇怪,為什么算命的多是瞎子,而他們招攬生意的方式就是敲打著竹板?陰雨的日子中,人們喜歡坐在炕頭抽著黃煙,喝著釅茶,講一些老舊的故事,或者是昏昏沉沉地小睡,當竹板聲清冷地傳來的時候,人們就仿佛是聽見了命運的叩門聲,紛紛從炕上爬起來,打開家門,把算命人迎進屋子,當上賓招待著,炒上肉菜,燙上好酒,將家人的生辰八字報上去,聽憑瞎子對自己命運的論斷。想必我們都是俗人,所以被算出來的命,不如意的多,光明的少。而若想化解這些不如意,就得求助于瞎子。他化解的方式不外乎是扎上一些被稱作“替身”的紙人,夜晚時將它焚化在十字路口。所以雨季到來前,商店就會進來很多的白紙和黃紙,只要竹板聲響起,就不愁賣不掉它們。而算命的將替身燒完,主人會賞給他一些錢,感謝他為家里排憂解難了。算命人走后,我們依然過著老日子,不喜也不憂,平平常常,有人就會嘆息說上了瞎子的當。可當他們下次到來時,竹板聲一旦一聲一聲地響起,大家又會魂不守舍地問自己的命去了??磥砻裨埔粯觼砣o定,是人心中永遠的謎團和痛,人們?yōu)榱私庾x和破譯它,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到來的機會,算命者在人間的足跡注定是不會消亡的了。

打竹板的人在小鎮(zhèn)頭兩家算命的遭遇,決定了其他人家對算命者的態(tài)度,人們會打聽他算得靈不靈。所以說算命者生意的好壞,在于他的“開市”之說是否令人心服口服。若是被算的人家說,這人掐算得可真是準啊,連我屁股上生塊紅記,祖父年輕時當過胡子,三年前家里失過火,都了如指掌,真是長著天眼啊。那么求瞎子去家里算命的就絡(luò)繹不絕了。反之,如果一個鰥夫正因為無子嗣而郁悶,你卻說他兒孫滿堂;一個人家本來窮得叮當響,你卻說他生在富貴之家,金銀財寶滿箱滿柜,這種太飄渺的生活雖然像晚霞一樣絢麗,但確實是遠在天邊的絢麗,誰又會相信呢?這樣的算命者就是打上一天的竹板,把每一戶都走遍,也不會再有一份生意了,最后只得灰溜溜地離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