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里提到的地名都在胡康河谷,是由印度通往密支那的必經(jīng)之地,河谷中縱橫交錯著大奈河、大龍河、大宛河、大比河和無數(shù)支流,地勢四面高聳,中間低緩,皆為茫茫林海,作戰(zhàn)條件極為惡劣。以一個團的兵力分散進入,要真如命令所述沒有日軍正規(guī)軍還好,可事實并不是如此。
“諜報隊的情報是否確實?”孫立人問。
“胡康河谷內(nèi)絕對分散有日軍半個大隊以上兵力,我敢拿腦袋擔保!”諜報隊隊長回答,他之前曾和幾個克欽人化妝成商販深入胡康河谷,親眼所見日軍兵力部署。
“那為什么鮑特諾判斷沒有日軍正規(guī)軍?”
“是英國人給他的情報?!?/p>
孫立人沉默了,鮑特諾因為對中國人的偏見,連帶中國軍隊提供的情報也一概不信,這對大反攻絕非什么好事。
“報告!”一個通信兵跑進來,“112團團長陳鳴人給師長發(fā)來密電。”
“念?!?/p>
“剛剛收悉總指揮部命令:著112團兵分三路自卡拉卡、唐卡家駐地同時出發(fā)。第一營在左,向東攻擊前進,目標為大龍河渡口附近的臨濱和于邦;第三營在右,目標為正南方的大洛;中路縱隊為團部和第二營,直趨新平洋作為預(yù)備隊。屬下以為此作戰(zhàn)命令甚為不妥,望師座能予以調(diào)整?!?/p>
除了孫立人,師指里的軍官都面露激憤之色。新1軍軍長鄭洞國和軍部早就被架空,總指揮部所有命令都繞過他們下到師部,這樣的現(xiàn)實大家也都忍了,而今竟然直接調(diào)動112團作戰(zhàn),無視新38師師部的存在,鮑特諾欺人太甚!
孫立人顧不上去想命令發(fā)布程序問題,是這道作戰(zhàn)命令本身大有問題。
“馬上給陳鳴人回電,命令他暫時按兵不動,等我的下一步命令——”
孫立人已經(jīng)大步出了師指,他要去找鮑特諾。新38師師指在列多,駐印軍總指揮部現(xiàn)在也在列多。孫立人必須當面說服鮑特諾修改命令。
“以一個缺乏炮火和空中火力支援的步兵團占領(lǐng)一個80多公里寬的扇形正面,又是在荊棘泥濘的原始森林作戰(zhàn),日軍一旦集中優(yōu)勢兵力多路滲透,112團立陷危局;而大洛地勢低洼,第3營一旦占領(lǐng)大洛,背靠大奈河作戰(zhàn),極易遭敵包圍?!睂O立人指著沙盤上的地勢向鮑特諾分析。
鮑特諾不以為然地回道:“如果112團正面的敵人是日軍正規(guī)軍主力,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但事實是分散在大洛地區(qū)和大龍河以北的只是緬奸隊伍。”
“諜報隊偵察收集到的日軍正規(guī)軍在胡康河谷的分布情況我已上報總指揮部,相信參謀長已經(jīng)看過了?!?/p>
鮑特諾聳聳肩:“相比你們的情報系統(tǒng),我更愿意相信英軍情報的正確性?!?/p>
孫立人咬肌緊了一瞬,又把怒火強壓了下去:“我請求總指揮部允許三營先占領(lǐng)大洛以北的拉加蘇高地,以瞰制大洛,并往野人山前線增派一個團的兵力。”
鮑特諾沉吟片刻,答道:“我可以修改三營占領(lǐng)大洛的命令,但我不會同意增加兵力?!?/p>
“為什么?”
“公路未通,補給困難?!?/p>
望著孫立人的背影消失在門外,鮑特諾翻開桌上的文件夾,“烏號作戰(zhàn)”計劃赫然在目,就是A排繳獲的那份。各種渠道的情報都在表明日軍緬甸方面軍主力正準備大舉進攻印度東部,印度親日派在加緊地下活動,印度一些政治派別也在加緊進行獨立活動,英軍在印度如果像在緬甸時那樣崩潰,駐印軍的兩個師就有可能成為保衛(wèi)印度的最后力量。這些就是鮑特諾的想法,也是他不給胡康河谷序戰(zhàn)增派兵力的真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