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建元元年),張騫出使西域,經(jīng)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直達地中海各國,開辟了連接中西陸上通道。通道上絲綢商賈,絡(luò)繹不絕,漢夷文化,穿流通行,后人稱之為“絲綢之路”。
與陸路“絲綢之路”相對,“海上絲綢之路”興于秦漢,發(fā)展于三國,繁榮于唐宋,最遠抵達地中海、非洲等國。中國的絲綢、陶瓷、茶葉、香料源源不斷地運到歐洲,歐洲人因此稱中國為“陶瓷”(China),稱中國人為“唐人”。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lǐng)240多艘海船、27400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遠航船隊,從劉家港出發(fā),穿越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鄭和一共七次下西洋,所到之處各國無不朝貢,大明國威威風八面。
直到15世紀末,西方才由航海家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與鄭和威風凜凜的巨型艦隊相比,哥倫布只有區(qū)區(qū)三艘百十噸的帆船和87名海員,并歷經(jīng)七十晝夜的艱苦漂泊。當時達伽馬、麥哲倫航海的人數(shù)也只有170多、265人。而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shù)都在27000人以上,據(jù)《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折合現(xiàn)今長度為米,寬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明史·兵志》記載:“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15世紀,中國船艦遠勝西方,然而400年后,西方列強卻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諷刺之余,我們必須要弄明白:這400年的時間里,中西方都發(fā)生了什么?
明初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倭寇山東濱海郡縣,掠民男女而去”、“倭寇蘇州、崇明等地”、“倭入寇山東,轉(zhuǎn)掠溫州、臺州、明州等地,又寇福建沿??たh”。倭寇頻頻入侵中國沿海。面對倭寇入侵,大明政府采用簡單而被動的外交手段,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宣布:“禁瀕海民不得私出?!?,發(fā)布禁海政策。
明朝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一方面大力支持鄭和下西洋,另一方面卻沿襲了禁海政策。直到明朝中后期,隆慶(1567年-1572年)以后,部分地方才開放海禁,海外貿(mào)易恢復。此時,隨著新航線的開辟,西方列強已經(jīng)找到了他們向往的中國,并與中國發(fā)生貿(mào)易。中國也遇到一次融入世界潮流的機會!
然后,18世紀,中外貿(mào)易日益頻繁和反清運動不斷,清朝統(tǒng)治者擔心漢人與外人勾結(jié)叛反清朝。1717年,清政府下令不許中國商船到歐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區(qū)進行貿(mào)易。1720年清政府開始實行禁教政策。1727年又明確規(guī)定外國商船只能到廣東的虎門和福建的廈門兩處。1757年,乾隆皇帝一道“一口通商”圣旨從京城傳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廣州十三行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外貿(mào)易。
這道圣旨,標志著清政府徹底奉行起閉關(guān)鎖國的政策;也標志著中國融入世界潮流的一線機會被掐死;這被視為導致近代中國落后于西方的最直接原因!
在歷史的緊要關(guān)口,西方借助新航路的開辟,走上了對外貿(mào)易、順應(yīng)潮流的強國之路;中國卻“陰差陽錯”般走上了閉關(guān)鎖國、逆反潮流的沒落之路。
最終,中國為閉關(guān)鎖國、無知自大付出了衰敗屈辱的代價。乾隆時期,英國派馬噶爾尼來中國商談通商事宜,馬噶爾尼邀請福康安觀看他的衛(wèi)隊火器操練方法,福康安卻冷冷的說:“看亦可,不看亦可,諒其也沒什么稀罕”。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道光皇帝竟然不知道英國在什么地方,派人審問英俘“究竟該國地方周圍幾許”、“英吉利到回疆有無旱路”等令人咂舌的問題。兩江總督牛鑒以為英國的火輪船“疑其系用牛拉”,有人將實情告之還“疑信未決”,直到親見之“才嘆而信之”。 連“開化”官員林則徐都認為英軍的膝蓋不會彎曲,登岸立即“一仆不能復起”。如此“知己知彼”,豈能不???
國人的美夢被擊碎,大清的斜陽慘淡無比,千年帝國惶惶不可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