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在最開始的國土僅是希臘半島北部地區(qū),往東與小亞細亞隔著海峽,往南是眾多的希臘邦國。
馬其頓的文明發(fā)展明顯要比其同族希臘人慢好幾拍,在公元前6世紀下半葉,馬其頓完成了統(tǒng)一,實行君主制度?! ?/p>
在波希戰(zhàn)爭中,馬其頓人的態(tài)度是,既與強大的波斯訂立盟約,又背著波斯人給希臘同族暗送情報。由于波斯對外征服期間的胡蘿卜加大棒政策,馬其頓人這種兩邊討好的態(tài)度,為自己的生存爭取到了空間和時間。
公元前5世紀末,波希戰(zhàn)爭結束后,馬其頓將國都從西北山區(qū)遷往位于東南沿海的培拉——這里是愛琴海的西北海灣地域,往南,可水陸并發(fā)直指希臘半島,往東,可迅速跨過海峽進軍小亞細亞?! ?/p>
公元前4世紀,在希臘城邦底比斯為人質(zhì)的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年—公元前336年在位)回到馬其頓。此時腓力二世23歲,他在廢主自立后開始推行一系列中央集權制度,進行軍事改革,建立了一支直接聽命于國王的常備軍。馬其頓方陣在這時開始揚名?! ?/p>
古希臘世界的早期戰(zhàn)斗方式,主要是由戰(zhàn)士進行單兵格斗——甚至,古希臘人不屑于偷襲、計謀這樣的兵法。往往是雙方約定好,然后出現(xiàn)在廣闊的平原地帶,再開始公平對戰(zhàn)?! ?/p>
這種步兵戰(zhàn)基本可算是雜亂無章,雖然盔甲護具已經(jīng)過渡到青銅和鐵制時代,但卻讓步兵的動作變得十分遲鈍。尤其是,古希臘普遍存在的重裝步兵采用的青銅圓盾沉重無比,必須以數(shù)道皮帶綁在左臂上才能支撐得住。
不過,嚴格地說,方陣戰(zhàn)術并非馬其頓首創(chuàng)——只能說馬其頓將方陣發(fā)展到了一個高峰?! ?/p>
最早使用步兵方陣的是閃米特人,之后希臘人和馬其頓人對其進行了改進;最為常見的戰(zhàn)法是,借助步兵方陣吸引敵方兵力,然后派重騎兵從兩翼突破敵軍防線?! ?/p>
希臘軍隊的步兵方陣由身穿重裝的步兵組成,前后排成6列~8列,手持約6英尺長的刺矛,并用盾牌互相交疊形成一道道堅壁。如有必要,后軍可分列兩邊,推進到前線,增強前線的寬度。希臘這種方陣的缺點是寬度大但縱深太小,一旦對方集中打擊一點,沖開一個缺口后,整個方陣將大亂,陷入挨打境地。此外,重裝步兵的盾甲太重,而矛又太短?! ?/p>
公元前418年,斯巴達人在戰(zhàn)場上為了使重裝步兵方陣能步伐更整齊地向前推進,專門建立了笛子隊,如此一來,步兵們可以跟著笛子的節(jié)奏,齊步推進——在現(xiàn)今看來,這與閱兵式極為相似?! ?/p>
馬其頓腓力二世對步兵方陣作了進一步改進,把矛的長度增加了兩三倍,從而使方陣前后可容納12排~16排士兵。因此,馬其頓方陣異常堅固,儼然一座銅墻鐵壁;即便與更加龐大且機動性更強的波斯軍團對陣,他們也能展露出極大優(yōu)勢。在亞歷山大大帝攻克波斯帝國的征程中,步兵方陣可謂居功至偉。
然而,步兵方陣有其巨大的缺陷——遲鈍的反應、薄弱的側面。如果兩側的騎兵失利,那么兩側暴露在敵人眼前的步兵方陣立時崩潰,任人宰割,毫無招架之力。后來的古羅馬軍團征服馬其頓方陣,正是憑借高度靈活的反應和機動性。
腓力二世的馬其頓方陣第一次重大勝利發(fā)生在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南下希臘,在克羅尼亞與希臘聯(lián)軍擺開架勢。在這場戰(zhàn)役中,作為進攻方的馬其頓軍團擁有30000名步兵以及2000名騎兵作為側翼。希臘聯(lián)軍兵力相當。兩軍相接后,馬其頓方陣保持完整隊形緩緩后退,希臘聯(lián)軍步步進逼。退到一條小河邊上時,希臘聯(lián)軍之間出現(xiàn)一道缺口——而缺口是縱深太淺的希臘方陣最害怕的。腓力二世之子亞歷山大的精銳騎兵沖入缺口,希臘聯(lián)軍頓時潰敗?! ?/p>
此戰(zhàn)后,已經(jīng)征服了愛琴海北岸的腓力二世召開希臘城邦大會,成立了以自己為主導的科林斯同盟。同盟主要條款是:各盟邦共同組織軍事力量,盟邦最高會議在科林斯召開,禁止盟邦之間互掐,按各盟邦人口比例征兵,腓力二世任盟軍最高統(tǒng)帥,馬其頓在科林斯、底比斯等城市駐軍?! ?/p>
公元前336年,志得意滿的腓力二世在女兒的婚禮上遇刺,隨其征服希臘的兒子亞歷山大繼位,一個大時代就此拉開序幕?! ?/p>
腓力二世遇刺后,馬其頓發(fā)生內(nèi)亂,南方的希臘城邦趁機起義。但在亞歷山大手上,這些事情被迅速擺平。在擊敗了國內(nèi)所有反對派之后,亞歷山大的目標很明確——東征波斯。也許這個計劃在腓力二世訂立科林斯同盟時便已經(jīng)想好了。
亞歷山大遠征東方波斯的理由,是波斯人曾蹂躪過希臘圣地,又參與了對腓力二世的謀殺。據(jù)說,臨出征前,亞歷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產(chǎn)收入、奴隸和畜群全部分贈他人?! ?/p>
公元前334年春天,由3萬名步兵、5000名騎兵和160艘戰(zhàn)艦組成的東征軍渡過赫勒斯滂海峽,踏上了波斯帝國的亞洲領土。
在格拉尼卡斯河畔,亞歷山大遇到了波斯人的第一次阻擊。當時的波斯帝國在大流士三世統(tǒng)治下,雖然疆土依然遼闊,但已然沒有了往日的帝國風光。在小亞細亞,波斯部署了騎兵2萬、希臘雇傭兵2萬、艦船400余艘。波斯軍約3萬人沿格拉尼卡斯河東岸展開,以騎兵為第一線,步兵為第二線,憑岸固守,阻敵渡河?! ?/p>
亞歷山大遠征軍則置步兵方陣于中央,兩翼為騎兵——這是馬其頓方陣威力最大的陣形。激戰(zhàn)中,馬其頓方陣的長槍在對陣沒有馬鞍的波斯騎兵時發(fā)揮了作用,波斯騎兵傷亡千余人。而波斯輕型步兵對馬其頓由超級長槍組成的無敵方陣顯得毫無辦法,迅即潰敗,2000余人被俘,而遠征軍僅亡百余人。
很快,亞歷山大遠征軍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33年秋,在小亞細亞大陸上打下安卡拉等地,又往南推進到了敘利亞北部,正打算朝海上民族的后裔——腓尼基進發(fā)。從地域上看,這時亞歷山大遠征軍已經(jīng)吞食下了比原有國土更大面積的版圖?! ?/p>
面對勢如破竹的東征軍,波斯王大流士三世親率大軍從巴比倫趕來,出人意料地直插到推進迅速的東征軍后方——伊蘇斯城。著名的伊蘇斯戰(zhàn)役打響,此時馬其頓軍隊有3萬~4萬人,波斯軍數(shù)倍于此,有12萬~13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