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惟其能坦白,故能超脫。我們平日忙于生計的常人,總不免要沾染上一些不是很正當?shù)牧曀祝Y果,還不能過一種所謂真正的“人”的生活,這就是不能超脫的原因。其實,這也是很大的損失。莎士比亞總以為盡管人各不全相同,但是,上天給我們的才能智慧,大體是無太大差異的。我們如果不能過一種“人”的生活,我們也不能了解別人,更不能尊重別人。運用思考:總覺自己與人有隔,不能對人坦白。要超脫,更加困難。所以,我們首先要承認他人也是“人”,是可親近的人、可坦白交談的人,人都能照每一個所理想的生活過日子;這樣,便可算不受偏見與惡俗感染,認識了“人”了。他的人生觀和人格,也容易健全了。實際,最容易引誘人走向“不坦白”、“不超脫”的力量,無非是金錢、身份、名譽,這些東西,本都不是偶然出現(xiàn)的:得之,用不著歡喜、驕傲,失之,也用不著憤怨、悲愁。我們來到人間。頂重要的還是:人的生命或生活,當循自然發(fā)展?;实?、大臣、乞丐、小偷,在自然面前,都同樣屬于半人半獸,你何必羨慕他人!有時,名利、賞罰,正是一些政治野心家要我們?yōu)榇硕闹钥潄y,以便服服帖帖地聽他奴役。跟著跑,你就上大當了。人,有了生命,這不是很可羨慕的事么?莎士比亞的思想、感情、人格,確實因其坦白、超越,能具有這種精神,所以能對各種“人”的生活,都能有深透的理解,也能從靈魂深處去同情他人。這是我們很多人不如他的地方。
三 莎士比亞人格的類型與情調
[A]聚在莎士比亞人格的身旁,我們總覺那里發(fā)出的空氣或格調,是清淡、平近、親切。
莎士比亞,難道只是早年有熱情,以后便消失了么?難道沒有高超可言么?不,熱情和高超境界,他一直維持著。我們在前面就講過,也許他一生的熱情,比我們都熱。他有他的狂喜與狂悲,這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莎士比亞是把它放在適當?shù)奈恢蒙?、適當?shù)臅r間上,以平近的事實為基礎。他的人格的高超之處,也是這樣;他的高不可及之處,就在于他能比我們更平近。我們一般人,只能實際化,但不能平近化。實際化,就是在實際上有所沾滯;平近化,乃是在實際上一無所滯,雖然沒有所謂超人思想、英雄念頭,但卻能平穩(wěn)地過我們的生活。只想對人生,忠忠實實地服務下去。我們一個人,生活在紛雜的社會,免不掉有許多無謂的紛擾,這些紛擾,有時也像狂風大浪。但是,唯有能把水勢看得清楚的人,他才能心不慌,意不亂,怡然自得地輕輕將槳一撥,仍漂流在平靜的水面上,這樣,他才能對自然無所懼,無所幻想。莎士比亞,因為隨時都在這種心情上,所以他能把真實的自然,真實的人生,用最淺顯的話,和最尋常的人物表現(xiàn)出來。這樣,他才顯得近于人情,甚至比我們眼見耳聞的,更近于人情。我們對他創(chuàng)造的善良人物,并不感到高不可及;壞人物,也不覺得相差甚遠。好與壞,只在一念之間,都容易做到。再說,我們對莎士比亞的作品和人格,何以有親切之感呢?這道理,可這樣講:他的心靈,雖然受了激情的沖擊,但正因能平近、安靜,可以避免偏見;人我之間,所有的缺點,都歸之于自然本身;是他人的,也是我們的;他用誠懇的筆寫下來,他在寫自己、分析自己,也像在分析我們,同情我們。我們人,到缺點暴露的時候,總是很難找得相知朋友;除非有一個人,他能盡量客觀地看待一切,覺得我們自身還是可愛的時候,他才能給我們一點同情的甘露。莎士比亞,他能不隨便拿道德上的態(tài)度來責備人類缺點,反能與我們,同發(fā)悲憐。他是我們在患難中的真實朋友,因此,自然感到他說的話,表示的態(tài)度,十分親切了。
[B]我們想再進一步說,莎士比亞的人格的平近、親切等情調,實際也是英國民族性的精華所在。這話,我在前面已經(jīng)講過了。但現(xiàn)在,我們還想把這點較詳細地講一講。很多人說,莎士比亞超出了時代,這話并沒有過分。但若說他完全超出民族性,這卻嫌過度了。我們可說他是一個真真實實的英國民族的靈魂。
① 在莎士比亞作品中,有一種廣泛的幽默,這是英國本土的,毫無疑問。蒲里斯特來(Priestley)在他的《英國人的幽默》書中說,“凡是莎士比亞所寫的幽默人物,都是從英國社會中抽出來的。即使是莎士比亞后任何一個英國大作家,多少都富有一種幽默感(假如真的沒有,也要用微笑來代替)。不過,不像莎士比亞表現(xiàn)得那么深刻、優(yōu)雅而已。這種幽默感,藏在英國人的性靈里,使他們在世界上,獨立代表一種民族。莎士比亞在后期,雖然比早期少,但這是一種轉變,不是一種絕滅。他的人格里,性情里,幽默的用處很大。我們面臨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的生活受不了它的壓迫的時候,常??梢越柽@種清快來使我們的緊張變得松懈,從一條絕路,可以發(fā)現(xiàn)一條新路。為什么能如此?柏格森在解釋“笑”時曾這樣說,這是由于生命的機械化,笑那本是活潑的東西,變得呆板、可笑了。莎士比亞,對于幽默,也是差不多同樣的看法。他訴之于平近的人生。他告訴我們:凡是離開真實生活很遠的人,都是可笑的,他在一笑之間,暗示出人生的本相。也因為訴的是平近真實的人生,不是高不可攀的理想的人生,所以他的笑,不致流為譏諷,更不致成為尖酸刻薄,他要求于人的較少,所以恨也較少。對人的希望很大,所以恨了之后,還能予以原諒。這一種幽默,擴而充之,便是寬容。這些,都是英國民族心靈中本有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當然,也不是一個非英國人所容易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