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你也能搞定孩子的細菌性痢疾(4)

好媽媽勝過好醫(yī)生:做孩子最貼心的健康導師 作者:嚴昕


……………………………………答疑錄…………………………………

jllsr問:

為什么細菌性痢疾初期不能濫用止瀉藥?

張醫(yī)生答: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治療的原則是應用抗菌藥,不能濫用止瀉藥,當細菌未被殺滅或抑制時不能服用止瀉藥,因為細菌大量繁殖,毒素大量被腸道吸收,引起腹脹、腸麻痹,只能使病情惡化,故痢疾初起不能亂用止瀉藥。

小冉問:

我的孩子不到1歲,從9月1號那天,拉了6次,不是很稀就是黏糊糊的,顏色是綠的。所以現(xiàn)在吃??虅诤蛬屵鋹邸⑺济苓_。昨天拉了2次,今天到現(xiàn)在又拉了5次了,金黃色的、黏乎乎的、有血絲,最后拉點沫沫。請問她這是不是細菌性痢疾,吃什么藥療效比較好?

張醫(yī)生答:

大腸桿菌十分活躍,1歲不到的孩子脾胃功能尚不健全,所以特別容易拉肚子,家長十分著急,下面介紹的這種推拿方法簡單易學,特別有效。

孩子拉肚子的情況有很多,最常見的是以下三種。

寒濕瀉:孩子的大便不臭,清泡子多。

熱瀉:肚子痛,大便臭而黃,像暴雨一樣啪的下來。

傷食瀉:大便酸臭,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打嗖嗝。

這幾種腹瀉的手法大體相似,略有區(qū)別。首先讓孩子平躺在床上,然后家長一步步地來。

第一步:運內(nèi)八卦穴。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攏,用指腹以手掌心為圓心,中指根下三分之二為半徑揉。不講方向。

第二步:摩腹。也就是五指并攏用指面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

第三步:揉臍。食指疊加在中指上,無論順時針、逆時針揉肚臍。

第四步:揉中脘穴。肚臍以上孩子的4個橫指處就是中脘穴,用食、中、無名指三指的指面揉,不論方向。

第五步:揉七節(jié)骨。龜尾穴在尾脊骨端,龜尾穴前面腰椎以下就是七節(jié)骨。根據(jù)病情的不同,在這里的推拿方法也不同。七節(jié)骨的功能是調(diào)節(jié)大小便神經(jīng),向上推七節(jié)骨,有止瀉的作用,向下推七節(jié)骨,有排泄的作用。當孩子是寒濕瀉,媽媽用雙手拇指向上推或是食、中指并攏向上推;當孩子是熱瀉時,第一天,向下推七節(jié)骨,有助于排出殘留的腐蝕的東西,第二天向上推七節(jié)骨;當孩子是傷食瀉時,第一天向下推七節(jié)骨,第二天再向上推七節(jié)骨。

第六步:揉龜尾穴。用食指搭在中指上用指腹不論方向揉。

給孩子按摩的時候,媽媽應該用力適中,輕快柔和,按到每個穴位潮熱、發(fā)紅就行了,每個穴位按2~3分鐘,一刻鐘就能搞定,1天給孩子按1次,1天拉十幾次這樣比較重的情況可以按2次,只要手法得當,頂多5次就能徹底治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