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守財奴”只會越來越窮(2)

80后小夫妻智慧理財經 作者:劉瑞軍


而一味“守”的結果是什么呢?

是越來越窮!

所以,上一個問題的答案便出來了:造成“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花越有錢,窮人越省、越攢、越摳,卻還是越窮”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便是——窮人只會“守財”。

有些人可能會問了,錢明明是越攢越多,為什么說越攢越窮呢?

對于這一點,一些年紀稍長的中老年人會頗有感觸:

出生于60、70年代的人都經歷了時代變遷,親眼見證了“錢”的發(fā)展:

以前的一百塊錢是“大錢”,夠一家人吃上一兩個月,現在卻還不夠請朋友吃頓飯、喝杯咖啡、請孩子吃個快餐;

以前家有萬元就是“大戶”,現在的一萬元就像以前的一千元,算不上什么;

以前擁有10萬元的人就是“大款”,足夠在城郊買個兩層小樓,瀟灑地一次付清,現在卻只能在中小城市勉強付個首付。首付比率上調之后,可能連付首付都不夠了。

這種種跡象都表明了一點:人們存錢的速度永遠也趕不上“錢縮水”的速度。

所以,不要奢望把錢存入銀行,長久地生息,因為儲蓄的利率相比其縮水的比例,那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是什么讓錢如此迅速縮水呢?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使得物價持續(xù)上漲,80后的年輕人應該有所了解:上初中時一周的零花錢是5~10元,上高中時的零花錢是10~15元,上大學時的零花錢就是幾百元了;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畢業(yè)生對房租更是有清晰的認識,就拿有的二線城市來說,撿比較便宜的單間舉例,2004年,房租基本在200元左右,2005年,房租基本在300元左右,2006年,房租基本在400元左右,2007年的房租普遍在500元左右,2008年,房租基準就普遍在600元左右,2009年,房租的基準就在700元左右,2010年,房租的基準就在800元左右,2011年,房租的基準就在900元左右。

尤其是近幾年,在都市村莊中曾租住過的同學都知道,房租漲價要遠比工資上調頻繁得多,每隔兩三個月就要漲10、20元的,如果慶幸自己住了一年沒漲房租,那一年之后,等待你的就是一下子漲50元、100元,甚至是200元、300元。

再拿現在的100元來說,十年前在人的心目中是什么位置,而今在人的心目中又是什么位置。100元等于什么?

一條牛仔褲;

一箱特侖蘇牛奶;

幾斤豬排骨;

半只大閘蟹;

兩杯咖啡;

一個月的電費(不一定夠);

兩三張正版CD;

兩張電影票;

一套鼠標鍵盤;

一份肯德基套餐;

一個月的網費(不一定夠);

一張海洋館門票(不一定夠);

一個月或半個月的話費;

……

所以,我們無法想象10年后、20年后,1000元又等于什么,是不是像“100元”這么悲慘,變得如此不值錢?

財富需要“攢”,但絕不能只依靠“攢”;理財中有“攢”,也絕不能只有“攢”。我們不能只考慮錢的多少,銀行卡上數字的攀升,我們還必須考慮到錢的價值。

這就好像是疊冰塊,一味地往上疊,殊不知下面的冰塊已經在不斷地融化,變成水流掉,所以你永遠也疊不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