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6)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 作者:(美)薛龍


上面提到的費正清中心早年的學生,還有后來的很多學生,通常會收到邀請在每周四下午五點到哈佛校園附近的溫思羅普街(Winthrop Street)41號費正清和費慰梅家里參加茶會。現(xiàn)場提供英式的去皮的小黃瓜三明治。費正清往往作為主持人,確保他的研究生們見到那天來訪的教授,并鼓勵每個人和其他所有人都進行交談。今天費正清中心的很多學術(shù)聯(lián)系人都是當年參加那個聚會的研究生,他們常常很興奮地回憶當年的周四下午茶會。費正清和費慰梅的這一傳統(tǒng)并未因1977年費正清退休而中斷。①

①這個名單顯然是不完整的。列出這個名單,是為了說明費正清挑選了有前途的學者,幫助他們獲得博士學位,并幫助他們獲得理想的教職。這些人都成了這一領(lǐng)域的知名學者。這里提到的大多數(shù)人都曾出現(xiàn)在1957~1958博士學位候選人的名單上。這個名單不僅包括研究中國的學生,也包括從事日本和朝鮮半島研究的學生,共五十人。其中大多數(shù)獲得了博士學位,很多人經(jīng)過努力成為了受人尊敬的知名學者。參見哈佛檔案東亞研究中心1957~1958年度報告。應當注意的是,很多費正清教過的學生轉(zhuǎn)行進了其他行業(yè),并成為那些行業(yè)中的杰出人才。上文提及的這些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中,很多在《美國中國學手冊》(見17頁注解①)中有生平簡介,如柯文(第54頁至55頁)、戈德曼(第110頁至111頁)、易勞逸(第77頁至78頁)、傅禮門(第100頁至101頁)、易社強(John Israel,第150頁至151頁)、特里爾(Ross Terrill,第313頁至314頁)、楊格(Ernest Young,第357頁至358頁)。這些人中幾乎沒有中國人。大多數(shù)人研究的是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早期的中國,這也是費正清最感興趣的歷史時期。湯姆森使人們意識到美國的中國學研究隊伍正在不斷壯大。有關(guān)湯姆森的生平,請見美國歷史學會網(wǎng)站于2003年2月發(fā)表的里德(James Reed)撰寫的文章,網(wǎng)址:www.historians.org/perspectives/issued/2003/030。

費正清教過的一個學生阿布拉莫維茨(Morton Abromowitz),從東亞地區(qū)研究項目畢業(yè)后,在政界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他先后擔任美國駐泰國大使(1978~1981)和駐土耳其大使(1989~1991),之后又擔任卡內(nèi)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主席(1991~1997)。阿布拉莫維茨像費正清的很多博士畢業(yè)生一樣,在他的一生中編輯出版了多部作品??挛?、戈德曼在其主編的《費正清的中國世界——同時代人的回憶》(Fairbank Remembered,麻省劍橋,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1992)多次提及了每周四下午在費正清家中舉辦的茶會。我采訪過的很多人都提到這個茶會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