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聽了這些頭銜就面有難色,因為他本來認為史迪威僅僅是來充任中國戰(zhàn)區(qū)參謀長的,而現(xiàn)在史迪威竟任羅斯福的私人軍事代表,那就意味著史可以不必聽蔣的話。更壞的是,蔣夢寐以求的租借物資要由史迪威來支配,眼巴巴望著美援肥肉不能到手,豈不冤枉。
其時,緬甸局勢吃緊,英國不斷向重慶告急,所以史迪威在重慶沒有留多少天就赴緬甸前線去督戰(zhàn)。國民黨的赴緬遠征軍共有三個軍的兵力,司令長官是羅卓英。實際在指揮軍隊的是杜聿明。入緬作戰(zhàn)的目的本來是想守住仰光,保持這個緬甸的唯一出海通路。但日軍已搶先占領(lǐng)了仰光,遠征軍不得不在仰光外圍與日軍作戰(zhàn)。
遠征軍是當時中國裝備最好,待遇最優(yōu)的軍隊,作戰(zhàn)士兵的士氣非常高漲。他們在仁安羌把截斷英軍退路的日寇打退,把英軍主力救出了重圍,并在仰光外圍同古接替了英軍的陣地,爾后又擔任后衛(wèi),掩護英軍主力按計劃安全撤往曼德勒地區(qū)。原先雙方約定,英軍將在那里集結(jié),會同中國軍隊發(fā)起大規(guī)模反攻,收復仰光。沒有想到英國佬根本不守諾言,他們到達曼德勒后立即迅速渡伊洛瓦底江向印度退卻,置中國軍隊于死地而不顧。蔣介石獲悉這個消息后,氣憤萬分,他在辦公室內(nèi),操著他的寧波官話,大罵英國人是“娘西皮”。但英國報紙卻又一次吹噓英國軍隊表演了一次東方敦刻克,英軍安全撤退,沒有一個傷亡。
中國軍隊既已陷入三面包圍之中,史迪威偕同羅卓英退至伊洛瓦底江西岸,想沿江至密支那再退入中國境內(nèi)。但在進至卡薩(距密支那有三天行程)時,史迪威得報,日軍已進入八莫和密支那,至此,退入中國之歸路已被截斷。史迪威認為只有隨英國軍隊退入印度才是上策,羅卓英也同意這個意見,乃通過電報機命令實際帶兵的杜聿明立即隨英軍退入印度。但杜聿明已獲蔣介石電報,要他退回中國,所以拒不執(zhí)行史迪威的命令。
這樣,史迪威與羅卓英就落入了極為狼狽的地步。英軍早已退走了,杜聿明的軍隊不能隨行,他們這個長官司令部是一個空架子,連一個警衛(wèi)連都沒有。史迪威又得報,日軍已離他們的駐地卡薩不遠。他乃急不待擇地偕羅卓英與長官部的全體人員,丟棄了一切車輛,,準備經(jīng)深山密林退入印度。行前,史迪威召集全體人員(連史在內(nèi)共114人)交待說:“此行將是一段艱苦卓絕的旅行,生死莫卜,凡不愿隨行者可以自由遣散,發(fā)遣散費200美元?!钡珱]有一個人愿意遣散,全體一致表示愿意追隨史迪威到底。
準備就緒后,史迪威乃通過電報機向駐印的英軍司令部及昆明的美軍司令部發(fā)了一個最后的電報,電文曰:“這大概是最后一份電報,在今后一段時期內(nèi)將不會再給你們電報。”發(fā)完這個電報后,就銷毀了密碼本,砸爛了電報機,因為電報機太重,不能攜帶。這次行程共140英里,山峰最高的達7000英尺。由于攜帶的糧食有限,史迪威限制了口糧,每次不分長官小兵,都排隊領(lǐng)飯菜,史迪威自己以身作則,老老實實排在隊伍中,而且往往排在最后一名。
為了盡快脫險,史迪威做了試驗,規(guī)定急行軍的速度,凡是上坡路,每天需走15英里,凡是下坡路,每天需走17英里。史迪威是114人中年紀最大的一個。隨行的人看到這位美國老頭兒刻苦耐勞,人人都為之感動,不甘落后,所以全體人員自始至終保持了很高的士氣和樂觀精神。
隊伍出發(fā)的日期是5月6日。5月20日,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英伐爾。在這兩個星期中,史迪威的體重減輕了20磅。
史迪威吃了這一敗仗以后,立志報仇,打日本人的決心更高漲了。他飛往重慶,征得蔣介石的同意,在印度加爾加答西200英里的一個小鎮(zhèn)蘭姆伽建立兵站,計劃給蔣介石訓練30個步兵師。史迪威只要求蔣介石給人,其他一切都由美方包辦。譬如說,從昆明乘飛機運到蘭姆伽的士兵走下飛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進洗澡房洗澡,從襯衣襯褲起,全部換上美式服裝。沒料到這個手續(xù)也為國民黨貪官提供了一個貪污的良機。昆明的國民黨官僚獲悉這個情況后就別出心裁,命令在昆明上飛機的士兵必須光屁股上飛機,從而撈到了一大批一大批的舊衣舊褲。
自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外國人一向看不起中國軍隊,認為中國兵不能打仗。史迪威讀過中國的歷史,他不相信這種流行的看法。他還特別研究了共產(chǎn)黨的八路軍,并說:“八路軍能夠打仗,八路軍也是中國人,可見中國人是能夠打仗的。軍隊能不能打仗關(guān)鍵在于領(lǐng)導人。只要像八路軍一樣,帶兵的身先士卒,帶頭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士兵就不會怕死。只要帶兵的懂得民主,懂得與士兵共甘苦,與士兵建立真正的同志愛,任何軍隊都可以成為勇往直前的軍隊。”
史迪威很賞識兩千年前白起將軍的故事:一名士兵在作戰(zhàn)中受了傷,接著傷口化膿,生了蛆,白起就親自到營中用自己的嘴把蛆吸了出來。全體將士都為此大受感動,但那士兵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后卻號啕大哭起來。鄰人安慰她說:“白將軍這樣體貼你兒子,你為什么大哭呢?”那母親說:“我也是感謝白將軍的。我之所以哭是因為我知道我孩子再也不會活著回來了。”鄰人說:“你這話何從說起?”那母親說:“孩子的爸前幾年隨白將軍出征,受了傷。白將軍自奉湯藥,關(guān)懷備至,孩子的爸就決心以一死來報答將軍的恩典,終于英勇地死于戰(zhàn)場?,F(xiàn)在白將軍施于我兒子的恩十倍于他爸爸,我兒子報恩的決心也勢必十倍于他爸爸,我知道我今生再也不能見到我兒子活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