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棍棒之下未必出孝子——北周宣帝宇文赟
北周宣帝宇文赟是北周武帝宇文邕長子,鮮卑族,北周第四代皇帝,在位時間只有一年。他是個暴虐荒淫的皇帝。
宇文赟即位前,父親武帝對他管教極為嚴格,曾派人監(jiān)視他的言行舉止,甚至只要犯錯就會被嚴厲懲罰。武帝為了讓宇文赟成為一個出色的王位繼承人,對他要求極嚴。每次進見,在禮節(jié)上太子與其他大臣沒有什么區(qū)別,即使是隆冬盛暑,太子也不能休息,必須進見,行君臣之禮。宇文赟喜歡喝酒,武帝偏偏不給他酒喝,并且下了禁令,不準把酒運入東宮。武帝還派東宮官員將太子的言行都記錄下來,每月匯報一次。這些都表明武帝對太子要求極為嚴格。但是武帝的“嚴”卻出了“格”,太子每有過錯,他就用棍棒毆打。宇文赟在父親死后,面無哀戚,撫摸著腳上被打的杖痕,大聲對著武帝的棺材喊道:“死得太晚了!”
武帝想用嚴加管束和監(jiān)視的辦法來培養(yǎng)出接班人。由于出了格,卻造成了子弟的逆反心理,一旦失去管束,便迅速反彈——為所欲為,結(jié)果反倒培養(yǎng)出了歷史上一個有名的暴君。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史稱“宣帝初立,即逞奢欲”,最后甚至五位皇后并立,就是同時立了五個皇后,真是開了歷史的先河。他還大肆裝飾宮殿,且濫施刑罰,經(jīng)常派親信監(jiān)視大臣言行。整天在后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時十天半月都不出后宮,與宮女們游戲無度,進出后宮生活也不節(jié)制,這樣終于犯了重病,僅二十二歲就去世了。
小貼士
北周武帝宇文邕教育培養(yǎng)太子宇文赟的故事很發(fā)人深省。為什么如此嚴格的教育反倒造就出了一個逆子呢?嚴格是必需的,但是嚴格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然就會適得其反。
越是愛孩子,就越要對他提出嚴格的要求。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钡菍τ凇皣馈钡睦斫鈪s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嚴”就是“嚴厲”,“對孩子要有好心,不給好臉”,認為這樣才能利于教育。也有人認為“嚴”就是施以體罰,認為“說一千,道一萬,棍棒底下出好漢”。這些體罰不是嚴格的要求,它不僅不能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之所在,反而還會摧殘孩子的精神世界,帶來諸如宇文赟這樣極端的表現(xiàn)。在棍棒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冷漠、殘酷,甚至與父母對立,產(chǎn)生外向力和離心力。有一個孩子因受不了父母的打罵,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就私自離家外逃,留下一張紙條說:“家有祖?zhèn)髅胤健囸I加棍棒,我有三十六計——走為上策?!?/p>
像這樣離家出走的孩子,由于失去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chǔ),在不良誘因下,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孩子年齡小,是非觀念淡薄,缺乏社會經(jīng)驗,是需要父母嚴加管教,提出相應(yīng)要求的。沒有要求就沒有教育。但這個“嚴”必須以適當?shù)姆绞饺ケ磉_,絕不允許父母專制殘暴、為所欲為,濫施憤怒、責罵,拳打腳踢。這種粗暴的棍棒不是對孩子的愛,更不是對孩子的嚴格要求,是家長頭腦簡單的表現(xiàn),反倒會把好好的一個孩子給糟蹋了。父母愛孩子,孩子反倒在父母死后摸著父母的棺材說:“真是死得太晚了,死得太晚了??!”這種莫大的諷刺,父母需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
《老祖宗傳下來的育兒智慧》讀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