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學與太極拳:為有源頭活水來(2)

國學與太極拳:中國人必修的文武之道 作者:藍晟


如果工作和自我修身、自我養(yǎng)生沒有關系,則也會耽擱功夫的提升和境界的躍遷。1993年跟隨燕山腳下的恩師學功夫,他告訴我,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工作和修身融為一體,工作要不損害自我的生命優(yōu)化才有價值。這些年,一路走來,始終未曾忘記這句話。出師之后,到北京曾在《醫(yī)藥世界》雜志、《中華養(yǎng)生保健》雜志等媒體任職,任職期間,主動擔當“瑜伽與太極拳”、“養(yǎng)生講堂”等欄目的編輯工作,從而和很多這方面的專家、作者進行了交流。特別是剛接到加盟《中華養(yǎng)生保健》雜志社通知的時候,也同時被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快訊》周刊錄用,我考慮了三天,還是認為,愛好一定要和職業(yè)接軌、融為一體,因此,選擇進入了《中華養(yǎng)生保健》雜志社。此后,因自己是懂太極拳、中醫(yī)、養(yǎng)生、氣功的編輯,才有機緣到香港工作,成為香港某健康雜志的主編;并創(chuàng)辦了傳播文武雙修理念的刊物《智勇文化》雜志。

寫作不是為了當作家,而是我手寫我心。本人從小喜愛寫作,這么多年,保持每月寫一篇文章的習慣,一直不變。中年之后,因體悟太極拳的時間增多,寫作內容,逐漸轉到太極拳方面了。寫的時候,我的原則是,一定要有了自己的體悟和感受才寫,不是為了發(fā)表而去東拼西湊。十多年下來,曾在《中華養(yǎng)生保健》、《健身科學》、《養(yǎng)生》、《少林與太極》等刊物開設過太極拳專欄,出版過《伴你一生是健康》、《健康成功學》、《太極內功筑基》、《太極站莊述真》等專著。寫作是歸納、總結、提升、優(yōu)化思維的最好途徑之一。這本《國學與太極拳》一書,就是筆者寫了10年之久的有關太極拳文章的整合。

緣于對我的文章所傳達出來的理念的認同,有些讀者希望長期跟隨我學練太極拳,或者研修國學,因此,我先后單獨或者和朋友一起,開設、創(chuàng)辦過混元文化館(國學、太極拳、瑜伽三合一館)、中華太極智慧學院、國學太極館等機構。2011年7月,在本人立志文武雙修30年的日子里,因趕寫本書,心智大開,乃悟得,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作用到人生的生命優(yōu)化和自我成長,最好的途徑就是文武雙修,所以,統(tǒng)攝萬法歸一法?!耙环ā本褪且婚T深入的文武雙修,乃創(chuàng)辦智勇文化學院,專門傳承國學和太極拳。在開設培訓機構的10多年間,因帶學生、帶弟子的需要,自己抓緊時間,每天抽出至少2個小時時間修煉太極拳,獲益良多。特別是傳授內功太極拳、水性太極拳,以及自己編創(chuàng)的松腰太極拳,和帶學生進行太極推手練習的過程中,教學相長,對“腰為主宰”、“神意主宰”的體悟日深,始知前輩“心為太極”的論述,乃千古不易之真理。心乃核心、中心、根本、用心之意。把握了“腰為主宰”、“神意主宰”,就把握了從身和心這對陰陽之平衡流通處入手的養(yǎng)生之路。此乃快捷方式中的快捷方式。

由于有了以上五大機緣,才能催發(fā)我內在的精進之心,才能形成自身含三為一的太極功夫修煉體系。

含三為一的太極功夫修煉體系,我稱之為智勇太極學,因為,僅僅用太極拳這個稱謂,很多人會誤解為是太極拳的套路(或者是體育比賽的健身項目),實際上,以前所謂之的太極拳,其含義比現在廣泛得多、深刻得多,乃以人為本的修身之學、養(yǎng)生之學、開智之學的統(tǒng)稱。

含三為一,乃拳、功、道一體也。

拳—太極拳架(套路)。單式相連為拳。太極拳,必須連綿不斷、如水浪滔滔不絕,形成上善若水的氣勢才行。我曾練過楊氏秘傳內功太極拳、水性太極拳、武當六脈如意太極拳、如是太極拳。由于學練的太極拳架較多,因此,我把以上4種太極拳的拳架,串成兩套各18式和22式的太極拳—內功太極拳和松腰太極拳,作為自己每天都練的內容。古人認為:“練功不練拳,猶如無舵船。”有了拳架的錘煉,才能讓自身駛向養(yǎng)生修身、開智開慧之大海;有了拳架的熏修,人體才能真正實現松柔、協(xié)調、經絡通暢。松柔,便于氣血流通;協(xié)調,乃能上下內外一如;經絡通暢,才能百病不生。

功—太極功。對于太極拳來說,功,就是單式重復,重復才是太極功夫成功之母。因為,重復,身體才能形成有序化,才能增加氣血的流通量,形成對于阻礙氣血流通的身體之“不通”處的沖擊力,從而提升身體的通透度,這樣,才能發(fā)揮人體本具之功能,才具備一定的功力、功底、功能;這樣,才不會“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才會日日練功,日日精進。太極功,包括單式單招拳架的重復;還包括太極站莊、太極松腰、太極松沉、太極神意氣等為提升拳架水平的太極內功專修等。

道—太極道?!笆鬃邽榈馈薄5滥说缆?、道理、道德、道統(tǒng)的合一,而且,自己去踐行、修持方為道?!暗缆缮硇摹笔枪湃藢︷B(yǎng)生愛好者,對功夫修持者的總要求。律己方能愛護自己。此外,養(yǎng)生,練太極拳,一定要悟道。悟道,簡單說,就是悟其中的道理,理上開竅,方能形上入手,然后,才能意識統(tǒng)領,氣上整合,功夫顯現,養(yǎng)生之效,才能自然而然的不期而至。我因為寫作和教拳的習慣,因此,對于太極拳、功,總是愛琢磨其中的道理,一來二去,才有“豁然開朗”的喜悅。因為,太極拳“理唯一貫”,所以,明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修行,更好地練拳。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宋元學案·溪廉學案下》:“吳草廬曰:太極者,何也?曰:道也。道而稱之曰太極,何也?曰:假借之辭也。道不可名也,故假借可名之器以名之也。”

就像中國古代,文的方面,文史哲不分家;武的,秉承此理,拳功道不分。我所倡導的智勇文化,乃至于具體操作層面的智勇太極學、智勇教育學、健康成功學,就是恢復這種道統(tǒng)的嘗試,亦是假借之辭也。

回想起30年來斷斷續(xù)續(xù)的學武生涯,我雖沒練出什么功夫來,但卻找到了開啟文武雙修大門的鑰匙—智勇文化。下面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去修煉之,體悟之,讓更多的人受益。

如今,我手握著這把鑰匙,正在開啟國學和太極拳兼修的大門。

在開啟的過程中,我的人生之路也正在逐漸地修筑。

智勇文化之智勇太極學,不是用來戰(zhàn)勝別人的,而是來戰(zhàn)勝自己的躬行之路。這種戰(zhàn)勝,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滋潤—不知不覺間,我心靈的土壤,變得更豐富、更厚重了。

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藍晟  寫于香港

                                  2011年10月8日凌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