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忠誠老實是大操守、大智慧(1)

官德 作者:梁衡


再更深入地思考,忠誠老實這種品德為什么會具有這么重要的作用?為什么忠誠老實更具備強大的影響力呢?

1. 官員忠誠老實是更智慧的選擇

周恩來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jīng)得起事實和歷史的檢驗?!?/p>

這句話頗有哲學(xué)的意味,老實人做老實事、說老實話,與實際高度貼近,當(dāng)然就經(jīng)得起歷史的檢驗了。官員面對各種重大的、歷史性的事件,以這種忠誠老實的態(tài)度去面對,其實是一種最簡單、最有效、最智慧的處理方式。

以忠誠老實為本的人,俯仰立信于天地,行止無愧于良心。老實人可以坦坦蕩蕩做人,光明磊落干事,老實人其實是一種大智慧,是一種高境界。忠誠老實,屬于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超越。與之相反,弄虛作假、見風(fēng)使舵、虛與委蛇,只是一種小伎倆。

另一方面,正如鄒韜奮所說:“天下作偽是最苦惱的事情,老老實實是最愉快的事情。”不忠誠者,必然要付出極高的機會成本和代價。弄虛作假者,必然要為了一個謊言而去進(jìn)一步編造謊言。這樣,便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承擔(dān)更多的煩惱。

張騫出使西域十三年,始終不棄漢朝特使的符節(jié)。蘇武牧羊十九年,每天忍辱負(fù)重,仍然手持大漢的節(jié)杖。后來,迎回中原時,那根節(jié)杖幾乎成了一根光光的竹竿。但是,正是這種近似“癡”舉的忠誠,讓其得以成就大業(yè),是愚也?是智也?

反觀歷史上,還有許多應(yīng)時善變者,隨時尋找投機的機會,不斷更換靠山的門庭,最終大都是機關(guān)算盡,難以善終。《三國演義》中武功最高強的呂布,就是這樣變來變?nèi)?,“三姓家奴”,再后來想投靠新的主子,已?jīng)無人可信,沒有市場了。民國年間的軍閥石友三,初入?yún)桥彐诓?,后投馮玉祥部,再投閻錫山,后馮玉祥表示可以既往不咎,又回到馮部。1929年,被蔣介石收買,隨即又與唐生智通電反蔣,兵敗,又趕緊易幟到閻錫山旗下,躲過蔣的追究。1930年中原大戰(zhàn)中,又投靠張學(xué)良,1931年,又受汪精衛(wèi)拉攏,通電討張。這一次,遭到蔣介石和張學(xué)良的南北夾擊,石友三全軍覆滅,成了光桿司令。兩年后,他又勾結(jié)日本人,中間還一度編在宋哲元部下,最終。這位毫無誠信可言的軍閥,在其準(zhǔn)備正式投降日寇前,被人設(shè)計活埋于黃河岸邊。

2. 弄虛作假是事業(yè)的大敵

1992年鄧小平南巡時,曾說,“要多干實事,少說空話?!彼麑r任廣東省委書記的謝非和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的李灝說:“深圳發(fā)展這么快,是靠實干干出來的,不是靠講話,不是靠寫文章寫出來的。要多干實事,少講空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