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于東海,歷經數(shù)月,糧秣將盡,眾人商議先引軍而還,但張遼卻向夏侯淵說:“數(shù)日以來,當我每次行于重圍以外時,昌豨都會特別注視著我。而且其軍所發(fā)矢石越來越稀少,此必是昌豨心內猶豫不定,所以才不求力戰(zhàn)。我希望能跟他商談,試探一下他的實情。倘若可以成功誘使昌豨下山,豈非更好?”于是命人向昌豨說:“曹公有命,著我前來傳達?!辈g果然下山與張遼對話。張遼便表示:“曹公正欲以德政懷兼四方之眾,所以先依附曹公者皆能受大賞?!辈g聽罷答應投降。張遼知其肯降,于是只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并拜候其家人。昌豨見張遼如此坦誠相對,心中歡喜,便隨之往見曹操。曹操先遣昌豨回東海,隨即訓責張遼說:“莽然只身赴敵巢穴,這不是大將的所為?!睆堖|答道:“憑著明公昭著四海的威信,我既然奉旨前往,相信昌豨必不敢加害,因此我才會這樣做。”
荊州未定,曹操派張遼還駐長社。臨出發(fā)前,軍中有人謀反,趁夜中制造動亂起火,全軍混亂。張遼對左右說:“不要亂動。這不會是全營的人都發(fā)生動亂,必定有制造叛亂的人,想要引起其他人的騷動而已?!北懔钴娭胁皇欠磁训娜肆⒖贪察o坐下。接著張遼率領數(shù)十親兵,立于陣中。不一會兒,即查獲生事者的頭領,并將其斬殺。
孫權向曹魏稱臣后,張遼回到雍丘駐守,不幸在此時得了疾病。曹丕便遣侍中劉曄帶太醫(yī)應診,虎賁衛(wèi)士們往來傳達張遼病況,為張遼問病的使者經常在路上互相遇見,可見曹丕遣使頻密,心憂如焚。不久后,曹丕甚至親自到張遼軍營執(zhí)其手問候,賜其御衣,更派太官送御食。病情稍有好轉后,張遼便返回其屯軍之所駐軍,忠于職守。后來孫權再次背叛魏國,曹丕派張遼乘舟至海陵與曹休會合,孫權甚懼,對各將領說:“張遼雖然有病,但仍勢不可當,要十分謹慎!”同年,張遼和其他將領打敗孫權的將領呂范。但他的病情卻也日漸嚴重,最后終于在江都逝世。曹丕知道之后,非常傷心,謚為剛侯。曹魏黃初六年,曹丕追念張遼、李典在合肥的功勞,下詔道:“合肥之役,張遼、李典以步卒八百人,大破十萬賊軍,自古用兵,未有如此。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p>
全柔命兒子全琮解送數(shù)千斛米糧到吳郡販賣。可是全琮到了吳郡之后,卻私自把米糧到處分派,結果乘著空船而回。全柔知道后非常生氣,問他為什么這么做,全琮解釋說:“我認為做買賣并不是一件急事,可是天下的士大夫此時卻面臨著危難,因此我以米糧賑濟他們,沒有及時向您作出報告。”全柔聽了之后,贊賞了兒子的作為。后來中原人士因為避亂多投奔南方,當時就有百多士人前往依靠全琮,全琮待人以誠,傾盡家有,因此遠近之人都對全琮評價甚高。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部將關羽圍困魏將曹仁于樊城、襄陽一帶,全琮認為關羽后防空虛,機不可失,于是上奏孫權,并提出攻討關羽之計。不過當時孫權已私下與大將呂蒙計劃如何襲擊關羽,為保機密,唯有對全琮的表奏視而不見。及至后來,吳軍成功擒殺關羽,孫權于公安置酒作賀,席上向全琮說:“你之前亦曾提及過這個戰(zhàn)略,當時我雖然沒有加以理會,但今日的勝利,你亦可說是立下功勞??!”于是封全琮為陽華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