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糾錯以完善自身(1)

任憑風:且聽雨 作者:童小茜


北宋時期,有個詩人跟“詩圣”杜甫一樣,都在工部任過職,且二人所取的字也是相同的,都叫子美,他就是那位讀《漢書·張良傳》下酒的蘇舜欽!

蘇舜欽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卒于慶歷八年(公元1048年),享年僅40歲。他祖籍梓州銅山(今四川省中江縣南),后遷居開封(今屬河南省)。曾任滎陽、長垣地方官,后入朝任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等無關(guān)緊要的職務(wù),頗受時任宰相范仲淹的信任,支持范仲淹的慶歷革新,因而得罪權(quán)貴,被保守派視為眼中釘。御史中丞王拱辰還讓其部下以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的緣由來彈劾蘇舜欽,使其遭到罷黜,后一直隱居蘇州。他和當時文壇的領(lǐng)袖人物歐陽修、梅堯臣等皆是好友,在文學(xué)方面也是致力于詩歌革新,還強調(diào)詩歌的政治作用。

按理說,詩人慘遭權(quán)貴迫害,退隱蘇州,要么該是灰心喪氣,一蹶不振,要么也得是咬牙切齒,睚眥必報。可是事實上,他卻保持了一顆菩提心,視之如常,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地過自己的日子。一天,他轉(zhuǎn)悠到一座花山寺,見山中情景,忽生感慨,提筆成詩,在花山寺的墻壁上寫就一首《題花山寺壁》: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詩的意思十分簡單明了:花山寺本來就是因為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卉而得名的,可是現(xiàn)在呢?早已不見繁英飄搖,唯有雜草叢生,真真是一片荒蕪景象。其實啊,種植花卉需要依靠辛勤的栽培和裁剪,不然的話,雜草叢生,搶占了陽光和水分,花朵就很容易枯萎凋零。

整首詩,其實是就因花而得名的花山寺現(xiàn)在變得荒蕪不堪的景象,暗指花木必須時刻注意修整和栽培,適時地施以肥料,予以松土,拔出雜草,花兒才能長得枝繁葉茂,姹紫嫣紅一片,這才能好花常在,好景常留。這里面蘊涵著深刻的哲理,特別是最后一句“花易凋零草易生”,尤其值得人們深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