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兩首詩都是通過生動形象的舉例來講明道理。第一首詩以方塘作比喻,借以表達(dá)了一種微妙到難以言喻的讀書感受。池塘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云影,美麗至極,讓人心曠神怡。因?yàn)槟浅厮谠搭^處有活水注入,并不是一泓死水。正如《呂氏春秋·盡數(shù)》中所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蓖?,和一個人在讀書中不斷進(jìn)取,博覽群書,時時讀日日讀,將原本不理解的問題搞通,將原本沒接觸過的新知識記住,從而夯實(shí)自己的基礎(chǔ),開闊自己的眼界是一個道理。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厚積薄發(fā),從容不迫。這首詩所講述的哲理,其實(shí)也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xué)問家、大思想家的切身的感受。詩中所表達(dá)的這種感受,雖然是針對讀書而言的,卻意味深長,內(nèi)涵豐富,完全可以觸類旁通,涵蓋到世間萬事萬物。尤其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更是千古傳唱的佳句妙章,用水之所以清澈是因?yàn)樵谠搭^處有活水日夜不停地注入的道理,來喻示人如果想要心靈澄明,作詩文時可以“一揮而就”、“七步成詩”,就必須博覽群書,時時補(bǔ)充新的知識。
第二首則是以泛舟為例,向讀者講述和讀書、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的道理。詩里說到,以往舟大水淺的時候,纖夫們使出吃奶的勁兒去推船拉船,船也不怎么移動,只能是白費(fèi)力氣??墒钱?dāng)春潮猛漲的時候,即使“艨艟巨艦”也如同羽毛般輕盈,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飄行在水流中。這與第一首詩中的道理頗為相似,也是說要有足夠的積累,才能“心隨意動”,行文作詩才不會受到拘束,才更有可能文思勃發(fā),靈感如泉涌。要知道,淺水是行不得大船的,深海里才是巨艦遨游的天堂。
書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只有發(fā)奮讀書、滿腹經(jīng)綸的人,才可以從這座寶庫中獲得真正的智慧,變得更加睿智,心胸更加寬廣,目光更加敏銳!在以后的人生中,才能作出好文、寫出好詩,才會在遇到危急之時,顯得從容不迫,舉重若輕。
如果不想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如果希望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有所成就,就要不停讀書,不停地豐富自己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