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奕素來對其子載澄不滿。因為載澄人品頑劣,倒也罷了,關(guān)鍵是他還帶壞了小皇帝載淳(同治皇帝)。載淳與載澄一為君一為臣,畢竟是親叔伯兄弟,年齡又接近;載澄自幼在宮內(nèi)上書房伴讀,與載淳氣味相投。長大后,載澄經(jīng)常出沒于聲色犬馬之地,見多識廣,常把外間的奇聞趣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小皇帝聽。載淳親政后,禁不住誘惑,仍常與載澄微服出宮,與他到娼樓酒館宵游夜宴,尋花問柳。奕雖知情,又不敢張揚,怕使皇帝蒙羞。故借口載澄誘搶族姑一事,下令把他關(guān)入宗人府的高墻內(nèi),意在永久監(jiān)禁。不想奕的福晉去世,載澄乘機向慈禧太后請求:“當(dāng)盡人子之禮,奔喪披孝?!碧筇刂挤懦?,載澄原形畢露,依然故我。
載澄死時無嗣,奉慈禧太后懿旨,把載瀅的長子溥偉過繼給他。奕去世后,溥偉襲親王爵位。溥偉其人風(fēng)度翩翩,擅長辭令。光緒帝載湉去世時,溥偉二十九歲,在皇族近支溥字輩中,他年齡居長。溥偉自以為祖父功高,覬覦帝位之心尤其強烈。誰知慈禧太后最終卻選定了醇親王載灃之子、三歲的溥儀繼位,是為宣統(tǒng)帝。溥偉為此憤憤不已,日久生疾,只好求醫(yī)問藥。某宗室顯貴私下嘲笑他:“這是患的心病啊,恐非石膏一斤、知母八兩不可。”另一個補充道:“哪里,只需皇帝一個、江山一座足矣。”溥偉的不滿,在皇族內(nèi)盡人皆知,所以宣統(tǒng)一朝,他受到醇親王一系的疑忌,未能躋身于權(quán)力中樞,只當(dāng)著一個掛名的禁煙大臣。
慈安對權(quán)力不感興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讓慈禧處理。光緒年間任過大清國駐英國大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筆記》中記道: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將驕蹇貪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由此可見,慈安太后在控制局面、掌控權(quán)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
醇親王奕墓地上有棵白果樹,長得非常高大。不知是誰在慈禧太后面前說,醇王府出了皇帝,是因為醇王墳地上有棵白果樹,“白”字和“王”字連起來不就是“皇”字嗎?慈禧聽了,立即叫人到妙高峰把白果樹砍掉了。引起她猜疑的其實不是白果樹,而是洋人對于光緒和光緒兄弟的興趣。
在道光帝的九子中,除第四子奕繼位皇帝為咸豐帝,以及早死幼殤者外,最出名的兩個人,即第六子恭親王奕和第七子醇親王奕。奕出名,是因為他在同治、光緒二朝掌權(quán)久,政績卓著。奕出名,則是因為他家連續(xù)兩代都出了皇帝,前一個是奕的兒子光緒帝載湉,后一個是奕的孫子宣統(tǒng)帝溥儀。
1908年,美國正式宣布退還“庚子賠款”的半數(shù),計1160余萬美元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xué)生之用。為了開展派遣留美學(xué)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開設(shè)了清華留美預(yù)備學(xué)校,后改名為“清華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