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來,郭平欣一直在想辦法把任務落實給北大……征得四機部劉寅副部長的同意,郭平欣讓張淞芝在普通信紙上手寫了一封信,親自簽發(fā),給北京大學正式下達了研制任務。”
從1975年到1982年的整整八年間,北京的兩個“748”工程在同時進行著。
王選被深深感動了。
“這封不起眼的信與那份蓋了三個大印而且套紅印刷很像中央紅頭文件的二代機任務書相比,實在太寒酸了,但它體現(xiàn)了科學求實的精神,標志著中國印刷術騰飛的開始?!?/p>
這是1976年9月8日,是十年動亂最后的時刻。“748”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路,踽踽獨行的王選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他的路上沒有路標,沒有光明,只有來自他內(nèi)心深處的一份執(zhí)著,還有周圍的一群有識之士的支持,他們深信,這條路將越走越寬,越走越亮堂。
整整18年后,人們聚集在“‘748’工程20周年紀念”大會上,時任電子工業(yè)部常務副部長劉劍峰說:“‘748’工程最初的系統(tǒng)總體負責單位并不是北京大學。電子部‘748’工程辦公室的同志經(jīng)過認真地調(diào)查研究和深思熟慮,毅然決定改由北京大學負責系統(tǒng)總體的研制開發(fā),王選為系統(tǒng)技術總負責人……‘748’工程雖屢經(jīng)困難和波折,而始終大旗不倒,取得勝利,與當時的這個決定是有重大關系的?!?/p>
……
1976年是中國歷史上極其特殊的一年,中國政治的跌宕起伏幾乎把所有的國人都卷入其中。但這一切對王選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他正忙于解決漢字存儲之后的更大的難題——漢字照排輸出的技術方案。當時世界上唯一能借鑒的只有三代機的陰極管射線輸出裝置。
國外CRT(陰極射線管)照排機已臻成熟,這給了王選一些信心,因為CRT和感光膠片在中國都可以生產(chǎn),搞CRT照相應當是可行的。這是三代機的輸出方案。但是,當后續(xù)的研究分析陸續(xù)展開后,問題卻日益突出。國產(chǎn)CRT的分辨率太低,幅面太小,亮度不足。同樣,感光膠片的靈敏度亦太低,照出來的片子根本無法應用。為保證CRT高質(zhì)量輸出,需研制一整套復雜的校正電路,例如非線性校正、像散校正和動態(tài)聚焦,這些都是德國Hell首創(chuàng)的技術,“而我們對這些毫無經(jīng)驗”。
這條路幾乎走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