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兩個五年計劃(19)

方正之道 作者:王偉群


★★★

回到北京,王選向范慕韓立下毒誓:“三年,最多五年內,我一定要使國外照排系統(tǒng)基本不能進入中國!”

但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完成了激光照排中試任務的新華社,“為了籌建業(yè)務技術大樓(即新華社新聞大廈),迎接北京亞運會,不得已將技術人員撤出‘748工程’的研制團隊”。至此,王選與新華社的合作已經(jīng)持續(xù)了整整十年,這是最為艱難的十年。

接下去怎么辦?

王選后來說,九死一生,每一步都是九死一生。就算到了1985年,“To be or not to be”,王選依然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知前路勝算幾何。

★★★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安崗自告奮勇地接過了棒。

安崗,時任經(jīng)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

1984年初,胡耀邦在中央書記處一次會議上提出,《經(jīng)濟日報》要開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的宣傳,以開啟民智,迎接西方世界的挑戰(zhàn)。

安崗聽了這話立刻就興奮了,他馬上在編輯部內增設一個科技部,專事科普宣傳,很快推出了“計算機知識”、“核能知識”等20多個高新科技宣傳專頁。這只是第一步。

這個主意頗多的老頭直接去找胡喬木,提出要借機對《經(jīng)濟日報》實行一次全面性技術改造和更新,以在全國報界首先實現(xiàn)新聞信息采編運行電腦網(wǎng)絡化和報紙印刷出版自動化。

好啊!胡喬木喜出望外,對安崗的想法十分贊同。

《經(jīng)濟日報》的前身是《中國財貿報》,1978年創(chuàng)刊,到1982年的時候,發(fā)行量已經(jīng)逼近百萬份。1983年元旦更名為《經(jīng)濟日報》后,報紙發(fā)行量達到了160多萬份。但是,與之完全不相適應的是報社印刷廠落后的設備和工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