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則天執(zhí)掌朝政時,他屢次提出讓太子早日登基。但當李顯真的坐上皇位時,他卻又聯(lián)合武則天將其轟下臺,沒多久又提出歸政于太子。他幾次三番,到底意欲何為?
裴炎是唐朝初期一個著名大臣,他的仕途一直比較順利,屢屢擔任要職,從伏州司倉參軍一直做到兵部侍郎、中書門下平章事、侍中、中書令,可以說,如果不出大的變故,他會一直升遷下去,直到終老。不過,人生就是這樣難以預料。
高宗李治在做了11年皇帝之后,身體越來越差,相繼得了風眩病、瘧疾等病癥,只好將大部分政務交給皇后處理。武則天精力充沛,逐漸展現(xiàn)政治天才,通過垂簾聽政,與李治并稱“二圣”,并隨同前往泰山封禪,首開皇后參與封禪大典的先例,武則天實際上已成為大唐王朝的核心人物和政治領(lǐng)袖。李治病逝時,她輕而易舉地就接管了政權(quán),距離帝位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但事實上,盡管預先做了很多準備,武則天要當皇帝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很簡單,皇帝駕崩后,理應由太子繼位。
武則天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李弘,很多人認為他是被武則天毒死的,但一來沒有證據(jù),二來他的身體確實很差,在被冊封為太子的那一年就得了一場大病,御醫(yī)們都毫無辦法。李弘監(jiān)國時因為體弱多病,時常讓戴至德等人為其處理政務。次子李賢。據(jù)說李賢跟武則天的感情不好,母子之間猜忌很重,李賢一直懷疑自己并非武則天親生,而是其姐姐韓國夫人的兒子。李弘死后,朝臣們轉(zhuǎn)而擁戴李賢,而李賢似乎也不負眾望,他舉止端莊、過目不忘,一時間名聲大振,被人看好。
不過,已經(jīng)獨攬大權(quán)很多年的武則天很不喜歡有人來搶風頭,這時正好發(fā)生了明崇儼被殺一案。明崇儼是個喜歡裝神弄鬼的人,后來被人謀殺,通過審訊李賢的同性戀對象趙道生,他招供說是李賢買通盜賊所殺。接著,在李賢的住處搜出了數(shù)百件兵卒甲服,因此李賢被指為謀反,后被流放巴州。整個案件撲朔迷離,或許是武則天一手制造了這一冤案,又可能是她利用了這一案件,但無論怎樣,她達到了目的。
接著,第三個兒子李顯被立為太子,他就是后來的唐中宗。和他的兩個哥哥比起來,李顯簡直就不像是武則天的兒子,他完全繼承了父親的窩囊和沒主見。但李治好歹有自知之明,為人處事都比較謹慎得體,因此還有一定威望;而李顯好色、怕老婆、沒頭腦,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