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大那一夜:沉淪與沉醉(5)

柔韌有“俞”:你所不知道的俞敏洪 作者:張翼


但“高加林”不是俞敏洪的人生榜樣,俞敏洪的理想更遠大。“高加林”的故事給那一代青年人帶來異常強烈的感動,也讓俞敏洪領(lǐng)會到,逆境是難得的磨礪,他不再抱怨生活和人生,而是更為積極地尋求改變。自主創(chuàng)業(yè),是俞敏洪倍覺志得意滿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對他來說,一天比一天美好就是幸福、就是快樂。

俞敏洪,倔強、獨立、執(zhí)著,生活的貧困、前途的暗淡,讓他產(chǎn)生了疾惡如仇的動力與勇氣。正因為一直弱小而卑微,所以他無比強烈地渴望強大,渴望出人頭地、建功立業(yè),渴望贏得更多人的尊重。俞敏洪活得清苦,他是個矛盾體,外表柔軟、內(nèi)心堅強,這些年以來始終在尋找平衡點。

俞敏洪看過一部法國的電影短片《種樹人》,這個片子四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故事講述的是一位中年喪妻失子的牧羊人,在一片荒山野嶺中,每天撒下100顆種子,堅持了40年,最終把一片蠻荒之地改造成了繁茂森林。

美國一個老人因流利背誦拉丁文版的《荷馬史詩》一舉成名,很多著名高校邀請他前去作演講,身價也因此暴增。

在這個世界上失去什么都不可怕,唯一可怕的是失去理想、失去勇氣。通過這兩個故事,俞敏洪得出結(jié)論——無論條件多么險惡,人永遠有自我發(fā)展的機會。無論何時,都要有一種熱愛生命的沖動,敢于憧憬那些未曾實現(xiàn)的愿景,欣賞那些沒有欣賞過的風(fēng)光,這是做事情成功的動力之源。

俞敏洪語錄

溪流的夢想是流進大海,人生的夢想是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如溪流,有的人一輩子都不曾匯入大海,他人生的河流就是不完整的。長江開山劈石流向大海,黃河則是繞過九曲十八彎。我們要像黃河、長江那樣不斷地向前流,但是不能變成黃河、長江里的泥沙,聽任自我沉淪,生命沉沒了,就永遠見不到陽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