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日本的菲律賓作戰(zhàn)還算可以,但在實際作戰(zhàn)中,大本營的命令又是否可行呢?
前面說過,因為英帕爾作戰(zhàn)失敗,7月15日大本營下達了全線總撤退的命令。當時雖然第14軍駐守菲律賓,但只是維持日常治安的部隊,并不是實戰(zhàn)部隊。
因此,在7月28日,大本營下令擴大第14軍為第14方面軍,還在第14方面軍下設第35軍,并向菲律賓派遣了援軍。
“下一個決戰(zhàn)場是菲律賓!”
南方總軍司令官寺內(nèi)也為此把司令部從新加坡搬到了馬尼拉,日本認真地做著防御戰(zhàn)的準備。在菲律賓增添的兵力為:
坦克第2師團(當時在偽滿洲國中將巖仲義治)
第8師團(當時在偽滿洲國中將橫山靜雄)
第26師團(當時在蒙古新疆一帶中將山縣栗花生)
再加上原先的第16師團(中將牧野四郎)、第30師團(中將兩角菱作)、第100師團(中將原田次郎)、第102師團(中將福榮真平)、第105師團(中將津田美武),日本在菲律賓的總兵力為9個師團和4個旅團。
不過,因為這9個師團中有些部隊原本是警備旅團,不久前才重新編制為師團,所以在馬尼拉的司令官寺內(nèi)不放心,叫嚷著:“菲律賓正是天王山!”要求大本營為菲律賓提供17個師團的兵力。
結果,大本營又把在偽滿洲國的第1師團調(diào)到上海,在“捷一號作戰(zhàn)”開始時,第1師團立即前往菲律賓或是臺灣。
可以說,這已經(jīng)是日本的極限兵力了。因為很多師團都被牢牢地釘在緬甸、所羅門、新幾內(nèi)亞等前線戰(zhàn)區(qū)不得動彈。
大本營認為應該在空中與美軍決戰(zhàn),所以打算讓陸軍和海軍聯(lián)手,把菲律賓打造成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因此,上述9個師團和4個旅團中,有兩個師團在棉蘭老島、1個師團在萊特島、1個師團1個旅團在中部的第3島修建機場。
最大的呂宋島上日軍的分布狀況為:馬尼拉周圍為坦克第2師團、八打雁為第8師團、比科爾為第105師團、阿帕里為第103師團、林加廷為第58旅團、呂宋中部為第26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