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尼看過太多類似的人了,而那些人的寶貴生命全都葬送在那把賣給保羅的槍下。那些救世主都一個樣,自稱是上帝之子,主張能創(chuàng)造奇跡,事實上,卻沒有一個人能在他面前證明或展現(xiàn)奇跡。
他一直無法理解那男子為何能在短時間內(nèi)贏得部分群眾的信任。明明上個月處死的法利賽人的救世主更具威嚴。一般說來,群眾都會追隨在英雄身后,但那男子明明是個極端的對比:他比一般男子瘦弱,沒有卓越的風采,連言行都缺乏自信,瘦削得幾乎皮包骨,沒整理的頭發(fā)與胡須沾滿塵埃,怯弱的雙眼藏在凹陷眼窩的深處,跳蚤、虱子及臭蟲似乎已寄宿在身,還有那難聞的體臭,就連他纏在身上的腰布也散發(fā)出臭味。
那男子與人說話時,從不正眼看對方,飄在空中的眼神不時窺伺官吏的臉色。他的話像含在嘴里似的,聲音輕得難以聽清楚,還不斷從喉嚨深處吐出無聊的話語或妄言。
——我們在天上的上帝!
那個家伙凈說些要愛別人、要對鄰人仁慈、要有悔改之心這類缺乏一貫性又幼稚的教條之詞。
或許正因為如此,才顯得更貼近現(xiàn)實吧!實在太人性化了……
那男子最大的特征就是那總是望向遠方的茫然眼神。的確,他給人的感覺與那些偽善的預(yù)言者并不一樣,對那些被虐待的、低下的猶太人來說,這或許正是他的吸引力所在。
但這些疑問都隨著那男子的死去而煙消云散了,他燃起的奇跡般的信心也化為虛無的塵埃。
普林尼喝完酒,從方形小窗望向?qū)γ嫒思业募t褐色石墻。外面吹起了風,黃沙飛舞,他仿佛看見那個拙劣地煽動民眾的家伙的側(cè)臉浮現(xiàn)于天際。
本該支持那男子的多數(shù)民眾開始指責他說謊,嘲弄他,甚至向他丟擲石塊或吐口水,而男子就在眾人的怒罵中,一步步走向各各他山。
他頂著荊棘做成的王冠,潸潸滴落的鮮血染紅了他慘白的臉,腳踝被士兵系上即將成為自己刑具的十字架,但他只是默默地順服——因為身體太虛弱了,他實在無力反抗。
那男子的脖子上掛著一塊寫有“猶太人之王”的牌子。民眾見狀有喜悅,有騷動,也有嘲弄。對他們而言,他罪有應(yīng)得,因為他的言行褻瀆了猶太人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