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當(dāng)齊國國王的時候,封地里有兩個名人:狂裔、華士。兩人不愿意做天子之臣,不愿意結(jié)交諸侯,只愿過“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不事仕而事力”的生活。姜子牙聽說他們很有才,就征召他們來做官,召了三次他們都沒去,由此可見他們不是當(dāng)年的姜子牙那種故作姿態(tài)引起注意好釣凱子的人,他們是真的自由主義者。但這種姿態(tài)把姜子牙給惹怒了。他把兩人給殺了,然后詔告天下:“他們不給天子當(dāng)臣不結(jié)交諸侯,我就沒法用他們;自己種田吃飯掘井飲水不求人,我就沒法用賞罰來管理他們。又沒法威逼又沒法利誘,這種人留著不是禍害么?”
到了東漢劉秀打定天下的時候,他召一個著名的學(xué)問家周黨來做官,三請五請的,周黨才不情不愿地破衣拉撒地來了,并且當(dāng)面拒絕了劉秀,說自己不喜歡做官,就喜歡在家研究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當(dāng)時,大官范升立刻跳出來彈劾他“大不敬”,要求處置他。還好劉秀有氣度,賜給周黨一些帛,放他回家去了。
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司馬昭殺了著名隱士嵇康,理由是“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不為物用,無于今,有敗于俗”。
也就是說,你不讓我用你,就不能留你。
到了明朝,這種思想就更變態(tài)了。朱元璋頒布的《大誥》里邊專有一項(xiàng)“寰中士夫不為君用”罪,犯此罪的人可以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