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亂起時(shí),石琨曾數(shù)次率兵與冉魏的大軍對陣,但終于失敗。眼看著窮途末路,大勢已去,石琨決定逃亡。往哪里逃呢?周邊前燕是敵人,冉魏更不用說,西涼也曾與自己國家有過多次爭端。這幾個(gè)地方,無一可以投奔。想來想去,也只有長江對岸的東晉,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貌似睦鄰友好的關(guān)系,相安無事,看來只有投奔此地了。
公元352年,年輕的汝陰王石琨率領(lǐng)家小,從今天的河北出發(fā),歷盡艱辛,終于抵達(dá)東晉首都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他本是為避難去的,沒想到到了之后卻被立即逮捕,未經(jīng)審訊,即被綁赴街市,全家斬首。
東晉恐怕自己都想不到,仇敵會有一天自投羅網(wǎng)。而石琨估計(jì)到死也不知道,他怎么莫名其妙地就成了人家的國家公敵。害死石琨的,就是這被回避的歷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