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比例的巨大懸殊,讓那些來自全國的青年女性成為延安街頭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
烈群在《大公報》上這樣描述1938年新年時延安街頭的景象:
各機關都放假了,冷靜的小街上,行人格外地增多了,……尤其是一些女軍人,看來更加出神,她們談著,笑著,一點沒有什么拘泥;她們穿著那龐大的灰布棉衣,雞婆似地跳著,怪天真的,誰敢說女人比不上男人呢!
由于延安火熱的革命氛圍,當年延安的女性不論裝束還是性格,確有一股像男人般的豪放。時邊區(qū)婚姻法雖規(guī)定男女婚戀年齡為男20歲,女18歲,但很多青年女性不愿因過早婚戀而影響工作和進步。
劉茜就是因此而拒絕了黃克功。她原名董秋月,改名劉茜,是因茜草為紅色染料,表達了她對革命的向往。她在生前給黃克功的信中言:
我們還是講講廣義的愛吧!整個國家的生死存亡擺在眼前,四萬萬多的同胞正需要我們的愛哩!……你愛我嗎?而你更應愛大眾!
曾是新聞記者的趙超構在《延安一月》中回憶:
女性的氣息,在這里異常淡薄,絕對沒有燙發(fā)的女人,也沒有手挽著手招搖過市的戀人。一般女同志,很少嬌柔的做作。在服裝上,和男人差別很少。如果夸張一點說,延安大概是最缺乏性感的地方了。
但在表面寡欲的背后,一些青年男女也在窯洞里悄悄成就了他們的紅色戀情。英國女作家韓素音在《周恩來與他的世紀》一書中這樣描述延安青年的戀愛:
在公開談論中是不贊成搞兩性關系的,但在漫長冬夜溫暖的窯洞里卻是人們經常談及的話題。
曾在延安評劇院工作的任均與魯藝同學王一達就在延安戀愛、成家。任均這樣回憶她與王一達在延安結婚時的情景:
我們分配到了一個小窯洞,……只有我拿來了從家里帶到延安的被子褥子,和一個小柳條箱子,一達卻沒有。他只有件光板的陜北老羊皮襖和一塊破布單子,連被子都沒有。……雖然家徒四壁,我還是為結婚而認真地做了一個枕套--沒有那么多布做一對枕套。這是我們結婚時,家里唯一的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