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女兒講我那過去的情感故事(3)

女兒好養(yǎng) 作者:馬健


“舉例說明?!币酪勒f。

我對依依講道:夫人是北京土生土長的,小的時候因為父親經常出差,母親工作又特別遠,自幼跟著姥姥生活。夫人身上有隔代教養(yǎng)孩子的共性表現。

結婚時,我的基本工資82元,加課時費及北京市各種補貼,總工資額約135元,每月必須拿出一部分錢寄給老家父母?;楹蟮哪悄甓?,我挽著夫人的胳膊去菜市場買菜,夫人用手指著一個透明的塑料盒裝著的4枚大小基本相當、紅紅的、上面有黑點的東西問多少錢,商家回答十塊。

夫人扔下十塊錢,拿著東西回家了。

那是什么東西?我當時真不知道,從來沒見過,更沒吃過。

當然現在大家都知道那東西叫草莓。那時,一路上我心中都在嘀咕,“神馬”東西介老貴???

回到家,夫人洗了草莓說:“親愛的,吃吧?!?/p>

我搖頭,堅定地、有些生氣地說:“不吃!”

夫人未察覺我態(tài)度的變化。

當夫人優(yōu)雅地把第一枚吃下時,我大腦中浮現出一個數字“2.5”!

我講到這里,依依哈哈大笑:“老爸,您也太逗了。媽媽吃草莓,您在算賬?!?/p>

“現在看來非常可笑,但這是當時非常真實的感受。你媽媽在享受著草莓給她帶來的愉悅和幸福,我卻在旁邊糾結、焦慮、煩躁。同樣的事物,不同的兩個人態(tài)度完全不同。你媽媽過去成長的經歷決定了她從來不需考慮把錢花完了會怎么樣。想吃什么,家里有。想要什么,家里買,她對錢沒太多的概念。而我的成長經歷卻不停地提醒我攢錢、把錢用在刀刃上、存錢買房子。為類似的事情,我們之間磨合了幾年,斗智斗勇。比如,媽媽買了一雙鞋回來,我不問穿著舒服不舒服,而先問多少錢。如果200塊買回來的,她說80塊,免得我又牙疼。另外,我不停地絮叨說她鞋太多,沒必要買。她就穿著舊鞋買新鞋,把新鞋穿回家,舊鞋直接扔掉?!?/p>

“老爸,您剛才講的這一段話,可以寫到電視劇里,太好玩了。不過能想象到當時的情境??涩F在您已經不是那樣了?!?/p>

我接著說:“我們總因為這類事情發(fā)生不愉快,我認為自己有理,是你媽不會持家。而你媽認為我太小農意識,不會生活。我最初后悔得腸子都青了,還不如娶了村里那個叫小芳的姑娘呢,她肯定不會這樣亂花錢。但轉念一想,我戀愛時就是喜歡你媽那種都市女性的時尚、化妝、漂亮,只因為戀愛時她是花她自己的錢,我是從欣賞者的角度觀察她的美,所以喜歡到愛慕。而現在一起生活了,我想徹底否定她,與其婚前婚后有這樣大的轉變,還不如戀愛時找個‘土’點的,自己看著不太舒服的,結婚之后她也不會亂花錢了?!?/p>

“老爸好有反思能力啊?!币酪勒f。

“反思后發(fā)現:我們每個人都是過去生活經歷的囚徒,我受到過去艱苦生活和家庭狀況的影響,而你媽也同樣受到衣食無憂的影響。只有我們自己做調整,生活才能走向幸福。之后,我接受了媽媽的部分觀點和態(tài)度,我發(fā)現了她身上的優(yōu)勢。身邊有個城里人一起生活,加速了我的都市化進程?!?/p>

“門不當戶不對、城鄉(xiāng)結合的婚姻也能過好,主要取決于雙方的態(tài)度和方法。難怪參加你們同學聚會時,我看到你們有些同學還是那樣土里土氣的,您卻領導了時尚小潮流?!币酪勒{侃著說。

“總結得精彩!此處可以有掌聲。你媽從來沒有因為我給老家寄多少錢的事情和我發(fā)生過爭執(zhí),這就是她作為城市人的心胸。門當戶對可以省去在某些方面的磨合,但也會有別的問題出現?;橐鲂枰獌蓚€人經營,沒有完好的婚姻等待著新人去享受。將來無論你找什么樣的人結婚,都要做好自我調整的心理準備?!?/p>

之后,我又與依依聊了許多生活中自我改造和自我修正的故事。

[分享]

青春期的教育涉及情感話題,許多家長一味地反對孩子與異性交往,特別是女生的家長。這樣的顧慮和擔心是正常的,每個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夠平安順利地度過這個波濤洶涌的階段,但往往事與愿違。家長越反對和干涉,“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越強大,與其采取“堵”的方式,不如尊重、引導和分享,在無形中將自己的思想向孩子傳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