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想用顏料調出新的顏色

我想變得不一樣:用圖畫表達情感的孩子 作者:(韓)潘鏡蘭


敏于今年9歲,使用顏料的時候,總說自己是魔法師,可以造出各種各樣的顏色。把紅色和藍色混在一起就成了紫色,把藍色和褐色混在一起就成了樹枝的顏色……

他總是這樣把各種顏料混在一起和朋友玩,還互相比較。孩子在美術活動中并不常使用顏料,所以盡量在課堂上讓他們多接觸。但是孩子很容易忘記重點,一看到顏料就把畫畫這件事拋到一邊去了,其他同學都畫完了,敏于還在玩顏料呢。每次調制出新的顏色他都會很興奮,就這樣時間一點點流逝,經常不能按時完成自己的作品。每次都等到快要下課的時候,敏于才急急忙忙完成自己的作品,與當初預想的效果差距很大。

下頁這幅圖畫的是發(fā)洪水的情形,房子和人都浸泡在大水里。圖畫中使用的色彩很渾濁,幾乎都是敏于自己混制出的色彩。敏于為什么會喜歡配新顏色呢?真的是出于創(chuàng)作需要嗎?敏于在幼兒園以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幾乎沒什么機會接觸顏料,父母怕顏料弄臟屋子,也不讓他在家使用顏料。雖然畫畫的時間不短,但是在家或學校一直都是用彩筆、蠟筆,所以敏于雖然很喜歡顏料卻一直沒機會長時間接觸。顏料是需要自己研究才能掌握的上色材料,因此要掌握顏料的使用方法,就要多實驗,多使用。

敏于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才有機會接觸顏料,對顏料的興趣已經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愛不釋手。如果敏于很早就開始常常接觸顏料,情況還會這樣嗎?如果在學校玩不夠,就讓他回家玩,給他充分的時間研究這種材料的特性,敏于就不會像現在一樣沉迷于顏料,以致耽誤課堂任務了。

老師要求敏于不要混顏色,直接用現成的顏色,下頁的圖是他用水和顏料繪制出的作品。整體感覺是不是好多了?畫面整潔,效果好,用的時間也很短。敏于并不是無法把握顏色的孩子,只是還沒有玩夠顏料游戲而已。作品完成得不好,主題混亂,只是由于忙著混合顏料,時間不夠而已。很多孩子雖然喜歡顏料,但是還不了解它的正確使用方法。

為了用畫筆畫出理想的效果,要用粗細不同的各種毛筆來畫畫,還要適當調整色彩的深淺程度,這種實驗性的活動最好讓孩子在開始正規(guī)美術課程之前玩?zhèn)€夠。不管是顏料、蠟筆還是泥土,孩子都會通過長時間的接觸,慢慢發(fā)現各種材料的特質。在這種貌似毫無目的的接觸中,不僅可以掌握材料的特質,還可以掌握通過不同工具表達自己思維的方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