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有些使節(jié)本身就是將領(lǐng),做事不按常理出牌而是只講究武力解決。但即使如此,因為各種原因,明政府一般都不予以追究。因此,日本朝貢貿(mào)易使團越來越猖狂、大膽無禮,最終造成嘉靖二年的“爭貢之役”。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三大問題。
第一,明朝政府仍然沒有改掉中國人好面子的壞毛病。日本貿(mào)易代表團在中國領(lǐng)土上橫行,竟然沒有進行有力回擊,仍然把他們視做所謂的“客人”,礙于他們的外交使團的頭銜放任其胡作非為。
第二,明朝腐敗橫行,已經(jīng)嚴重威脅到了軍力。三百多異國武士,橫行三百里,萬千中國軍隊竟然束手無策。如果在海上我們還可以理解,但這卻是在陸地上。這個嚴重的問題,竟然沒有得到皇帝、兵部以及各類官員的高度關(guān)注。
除了軍力還有貪污問題。宋素卿行賄市舶司,正德五年他便行賄劉瑾千兩黃金,正德竟然賜給他“飛魚服”。此事的直接導(dǎo)火索就是市舶司先行驗貨,并更改座位排定。中國理虧在先的直接原因就是市舶司受賄。
第三,明朝的朝貢貿(mào)易除了“賠本賺吆喝”外,另一個問題就是慣壞了一些國家,讓一些國家看到中國政府為了面子,可以不要“里子”。例如,事后禮部官員的報告里說:宋素卿的貿(mào)易憑證(勘合)是弘治時期頒發(fā)的本該收回,貿(mào)易憑證應(yīng)憑正德年間的勘合,但宋素卿說正德勘合已被宗設(shè)奪走。但依臣看,這個人假話連篇,以后不能再讓他來了,把他放回國查看是否有勘合,讓日本自行決定如何處罰。至于允不允許日本再來朝貢,那等以后再說吧。
對于這一點不要說一般大臣,就是嘉靖看了也非常不滿意,命令刑部再議,兩年后得出結(jié)論:叛國罪,殺。
“爭貢之役”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中國生擒日本二十多名亡命之徒竟然一要靠老天爺,二要靠友邦朝鮮。這種戰(zhàn)果無論什么時代看來,都是極為丟面子的。嘉靖皇帝為此龍顏大怒,可以說,任何一個人都會為此生氣。但跟誰生氣則不一樣,正確的做法是對自己生氣,加強軍事訓(xùn)練,檢討自己的外交政策。但嘉靖卻把所有的氣都發(fā)在了日本中央政府身上??蓱z的日本中央政府很倒霉,它對于日本各地基本沒有約束力,將軍能夠說話算數(shù)的地方頂多就是屁股下面的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