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楚王的狡黠,龐涓是太清楚了。后來的中原士人譏諷楚人是沐猴而冠,雖是刻薄,倒也確實神妙。猴子精明,然終不成人器。說到底,這是譏笑楚國人精于算計而缺乏大器局。就說目下這楚宣王羋良夫,明明是按行程于清晨時分到達逢澤的,可就是不入行轅區(qū),全部的心思就是為了最后到達以顯示尊貴。為此在三十里外停留行獵,煞費苦心地派出斥候打探,非要等到韓趙齊燕各國之后再進入,也許還等待著龐涓到三十里外去隆重迎接。龐涓對這種乖張的精細算計,歷來嗤之以鼻。一個國家,不在根本實力上下工夫,專在這些瑣細禮節(jié)上較真兒,能有何出息?楚國自春秋末期吞并吳國之后,地闊五千里,民眾近千萬,江淮水網(wǎng)縱橫如織,湖泊星羅棋布,雖有連綿高山密林,然平原地帶卻是土地肥沃易于耕作。山重水復,疆域縱深,任哪個強國也休想一口吞下。楚國上層若有高遠器局,變法圖強,北進中原,何愁不能完成統(tǒng)一霸業(yè)?可惜這個國家就是固守蠻夷陋習,極少汲取中原文明的精華,官制軍制民治均是自己的一套,從來不學中原各國的文明法制。丞相叫做“令尹”,上大夫叫做“左尹”,王族事務大臣叫做“莫敖”,上將軍叫做“大將軍”,還有登徒、柱國、執(zhí)圭、三閭大夫等種種莫名其妙的官名。這個由山地部族自立而后獲得周王朝認可的諸侯國,有許多地方是中原文明所難以理解的,這也正是中原名士難以在楚國建功立業(yè)之所在。魏武侯時期,文武全才的吳起因奸佞排斥不被國君信任而逃到楚國。當時的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丞相),立志變法圖強。吳起以鐵腕強力變革楚國落后愚昧的舊制,卻幾乎將自己弄成了孤家寡人。楚悼王一死,吳起立遭慘殺,楚國就成了一個“三分新七分舊”的奇特國家,始終是萎靡不振難有作為。龐涓當初為了選定自己要報效的國家,曾對楚國做了深入的游歷探究,認為楚國和中原文明尚有百年距離。吳起在楚國的失敗,不是變法本身有誤,而是這個國家的落后愚昧封閉,和變法所需要的基礎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任誰在短期內(nèi)也難以扭轉。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楚國的上層貴族始終偏安封閉的山國,沒有放眼天下競爭存亡的大器局。中原諸國凡有大事,都離不開楚國參與,但卻也沒有一個國家將自己的存亡謀劃寄托于聯(lián)結楚國。中小諸侯國更是極少主動尋求楚國的保護。在七大國中,楚國與秦國的附屬國最少。秦國是因為被山東六國封閉在函谷關以西,不可能東出爭奪中原附屬國。但秦國在秦穆公時代就吞滅兼并了幾乎所有的西部戎狄部族邦國,沒有被化入的草原部族也幾乎全部臣服于秦國。秦國也是一個積極向中原文明靠攏的諸侯國,不管中原大國如何蔑視秦國,秦國都始終以中原文明為楷模。楚國對南部蠻夷部族之所以缺乏有效統(tǒng)合,則泰半是不思進取所致。譬如嶺南的百越,楚國就僅僅滿足于松散的“稱臣納貢”,而沒有將這支繁衍旺盛人口眾多的部族納入整體國力。楚國名義上有千萬人口,能夠動員的兵力卻只有數(shù)十萬,還不如只有數(shù)百萬人口的趙國可能動員的兵力。說到底,也是這種有名無實的龐大臃腫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