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jié)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2)

孩子,別怕:給孩子受益一生的抗挫力 作者:陳可卉


針對問題,找出解決方式

延續(xù)前方的模擬情境,當家長分析完引發(fā)教養(yǎng)挫折的原因之后,就要針對問題的關鍵點,尋求解決的方法。

關鍵點:寶寶吃飯的時候不專心又很慢。

原因一:是不是因為家長邊吃飯邊看電視,所以讓寶寶沒有辦法專心吃飯?

解決方法:父母可以與孩子約法三章,以后在家里的吃飯時間,一定要把電視關掉,全家一起專心吃飯。

原因二:寶寶在晚餐前吃了零食,導致他吃不下晚餐?

解決方法:為了讓孩子的飲食時間正常,在晚餐之前,別給孩子吃零食。

原因三:今天的餐點里面有寶寶很討厭吃的菜,所以他不想吃?

解決方法:

1.與孩子約定,若是家里的菜肴出現(xiàn)他討厭吃的食物,只要練習吃下一點點就好,可以請他先把其他的飯菜吃光。

2.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那道菜肴很營養(yǎng),并且分析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讓孩子漸漸接受討厭的食物。其實食物中的營養(yǎng)取代性很高,因此父母可以讓孩子從喜歡的食物中獲取養(yǎng)分。畢竟,他在哭哭啼啼中吃下去的食物,即使再營養(yǎng)也不利于消化。

原因四:一直以來,寶寶吃飯都是這么慢。

解決方法:

1.父母每隔十五分鐘就要提醒孩子吃飯的速度,而不是一小時之后再提醒他。

2.將孩子餐點的分量減少。

3.將孩子餐點的分量分成幾等份,以少量多餐的方式縮短達成目標的時間。

關鍵點:爸媽規(guī)定寶寶在五分鐘之內(nèi)把飯吃完。

原因一:寶寶覺得沒有達成爸媽說的要求沒關系,所以不在乎你的規(guī)定。

解決方法:寶寶不重視、不在乎父母的要求與話語,可能是源自于父母平時經(jīng)常輕易地更改與孩子之間的約定與規(guī)章,導致孩子對于家長的說辭不以為然。因此,父母要注意的是,不管與孩子間的承諾多么微不足道,都必須確實遵守!

原因二:對寶寶來說,在五分鐘之內(nèi)吃完那半碗飯,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解決方法:因為寶寶知道自己無法在父母要求的時間內(nèi)吃完,所以感到不知所措。這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剩下的半碗飯,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吃完。一旦孩子說出能夠吃完的時間后,要讓他知道切實履行確實達到承諾的重要性。

原因三:寶寶真的已經(jīng)吃不下了,所以他沒有吃完。

解決方法:父母可以先詢問孩子是否在餐前吃了零食,若是因為零食而吃不下飯,則應該改掉餐前吃零食的習慣;假如是因為孩子食量較小,可以和孩子討論進食的時間點與分量。

原因四:寶寶覺得被爸媽處罰也沒有關系。

解決方法:由這個觀點可以看出寶寶與父母間的關系并不好,對于處罰感到無所謂的孩子,可能是因為父母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用夸張的負面說法,造成他的思考方式也比較負面,所以在許多事情還沒發(fā)生以前,孩子就已經(jīng)設想到最壞的結(jié)果。有鑒于此,若是孩子對于負面詞語感到習以為常,父母一定要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說負面的話。

其實,從前面的模擬情境,我們也可以看出家長的問題點:生氣的媽媽終于耐不住內(nèi)心的怒火,痛罵他一頓。

無論如何,打罵教育是不能解決親子問題的,或許孩子會因為懼怕打罵而改變行為,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如何改善,下次面對相同的挫折還是無法改變。由此可知,家長應該要理性地的協(xié)助孩子解決問題,而非打罵。若是當下親子間的氣氛不佳,可以等雙方冷靜后再討論,避免情緒不好的同時,引發(fā)更多的沖突。

下次有機會,再嘗試一次

父母在平心靜氣地思考后,和孩子一起找出問題發(fā)生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下一次遇到類似狀況時,就能夠從預防的角度尋求解決方案,才能避免教養(yǎng)挫折一再地發(fā)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