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jié)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4)

孩子,別怕:給孩子受益一生的抗挫力 作者:陳可卉


評分表

A B  C D

Q1 4 3 2 1

Q2 1 4 2 3

Q3 1 2 4 3

Q4 4 2 3 1

Q5 3 4 2 1

Q6 2 4 3 1

測評解析

6~8分   挫折忍受度40%。

你的內(nèi)心隨時會感到矛盾,這些內(nèi)在沖突影響著你的生活作息,所以每當你遇到挫折時,會立即產(chǎn)生負面反應,讓人覺得你的挫折忍受度很低。這也代表你是屬于真性情的人,也可以說對于沖擊的反應比較遲鈍。因此,當你遇到挫折時,不會立即找出原因糾正,反而會以狂歡等方式,暫時麻醉自己,減緩挫折的殺傷力。等到心情平復后,還要花很多時間才會正視問題的核心。然而,麻醉自己并不能解決問題,挫折也不會因此消失,這一類型的父母可以嘗試在不會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學著拒絕他人,并接受自己內(nèi)心的意見,慢慢地,你將會發(fā)現(xiàn),遇到問題時,不再需要麻醉自己來逃避挫折,而是勇敢接受挑戰(zhàn)。有空不妨多到戶外走走,體驗不同的人、事、物,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思考心里真實的想法。

9~11分  挫折忍受度55%。

你很想逃離目前的環(huán)境,到一個沒有人干擾的地方,因為身邊最近有太多令你煩惱的事情,把你的耐性都磨光了,以至于當你遇到挫折,就會躲到內(nèi)心的幻想世界。這一類型的家長通常比較重感情、胡思亂想,所以遇到挫折后,腦海中浮現(xiàn)的第一個想法會是外出旅行,或者躲到?jīng)]有人認識你的地方。不過,一場旅行可能會變成煩惱之旅,令你愈想愈多。這一類型的家長會選擇逃避問題,是因為太重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生怕錯誤行為讓別人對你產(chǎn)生負面的觀感,因此選擇逃跑。事實上,別人對你的印象好壞,并不代表你真正的價值,因此,你要試著表達自己的意見,讓別人知道你的內(nèi)心想法,才會更加了解你。

12~15分  挫折忍受度60%。

你是屬于“除非自己想通,否則別人怎樣說也聽不進去”的類型。外剛內(nèi)柔的你,雖然很想與人一起分擔挫敗后的失意,卻在人前擺出一副刀槍不入的面孔。這種類型的父母非常害怕被別人否定,因此你的面具上顯示的角色,只會愈演愈兇惡。請試著改變自己,向別人妥協(xié)、傾吐不等于脆弱,固執(zhí)也不代表堅強,或許你有堅強的外表,但內(nèi)心極為脆弱。因為你的倔強使你不愿意在人前表現(xiàn)受傷模樣,也不愿意讓別人知道你曾經(jīng)失敗。由此可知,這一類型的父母遇到不如意的挫折時,會選擇悶在心里,長期下來,事情因為沒有得到圓滿的解決 ,導致你的心里越來越難受,忍耐度也降低。建議你可以試著與了解狀況的人聊聊,尋找解決方案;不然就把煩心的事情全部拋開,你會過得快樂一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