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推翻元朝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對元朝濫發(fā)紙幣導致亡國的教訓刻骨銘心,為了江山永固,決定從此改用具有真實價值的銅錢。他于洪武元年(1368年)頒布洪武通寶錢制,在首都南京設寶源局,各省則設立寶泉局,大量鑄造洪武通寶。然而,銅確實是有真實價值的東西,這種金屬需要先找到銅礦,然后耗費大量勞動才能得到,因此數(shù)量很有限,不像紙幣原材料一樣唾手可得,朱元璋的貨幣改制遇到了貨幣鑄造材料不足的尷尬問題。另一方面,朱元璋開國之后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濟恢復措施,比如下令流民還鄉(xiāng)生產并免稅三年、以獲得產權方式鼓勵農民墾荒、大興屯田、鼓勵種桑植棉、興修水利等,這些良政促使社會經濟快速恢復,很快商品交換又開始活躍起來,經濟進入繁榮狀態(tài),對貨幣的需求量大增。還有,雖然人們對濫發(fā)的紙幣深惡痛絕,但人們也并不會忘記紙幣比銅錢輕便數(shù)量足的優(yōu)點,每當社會經濟條件具備,人們就會產生使用紙幣的需要。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政府不發(fā)行紙幣,民間的紙幣很快就會重新出現(xiàn)。就像北宋的交子和南宋的會子一樣。
關鍵是,相對于百廢待興且仍然面臨元朝殘余勢力軍事威脅的新國家來說,明朝政府的財政收入肯定是不足的,維護統(tǒng)治權的終極需要導致他們主觀上也有發(fā)行紙幣獲得稅收之外收入以滿足財政開支需要的愿望。主觀愿望加上客觀需要,他們會開始為自己尋找發(fā)行紙幣的理由,并認為自己比前朝統(tǒng)治者更加明智,足以避免重蹈覆轍。明朝于洪武八年(1375年)改用紙幣--大明寶鈔。最初的20多年中,大明寶鈔的幣值比較穩(wěn)定,這主要得益于兩點,一是以朱元璋為首的開國元勛努力避免重蹈前朝紙幣亡國的覆轍;二是明朝初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貨幣需求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