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40年代中期,一個十分不同的外交困境浮現(xiàn),當時各國開始圍繞伊莎貝拉女王的婚事展開了爭論。法國人希望她嫁給可能患病的(而且他們希望,沒有權能的)表兄弗朗西斯科·德·阿西斯,她的妹妹嫁給路易·菲利普的一個兒子蒙龐西耶公爵;英國首相巴麥尊認為,法國的做法有一天或許會讓路易·菲利普的孫子登上西班牙的王位,他更傾向于科堡家族;而梅特涅則希望伊莎貝拉與卡洛斯兒子蒙特莫林聯(lián)姻,象征性地彌合王位爭奪造成的傷口。當然,與以往一樣,各國的計劃中包含了經濟因素,法國與英國尋求與西班牙達成貿易協(xié)議,同時還有一直在討論的國際擔保貸款問題,以及英國債券持有人希望獲得未支付利息的問題。這件事在當時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在馬德里流傳的怪誕傳聞中就包括:詹姆斯拒絕借錢給西班牙,除非伊莎貝拉生出一個兒子,解決了王位繼承問題后再談。但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這些事務中只不過是一群不情愿的看客,偶爾充當信使的角色:女王的婚事只堅定了他們放棄西班牙債券的決心。當基佐和他在馬德里的大使將詹姆斯拒絕向納瓦埃斯和蒙提供貸款的舉動解釋為他對法國的婚姻計劃沒有信心時,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其實只是羅斯柴爾德10年前便已確定的一個政策。再一次,大國間的利益沖突威脅到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利益;但是這次中立的地位更容易維持,因為女王所有可能的配偶對于羅斯柴爾德家族對阿爾馬登的壟斷不會帶來威脅??刂乒V繼續(xù)成為羅斯柴爾德家族西班牙政策的唯一目標。他們后來還涉足礦物冶煉(以及再后來的精煉),但這也不是他們跳離“純”金融和商業(yè)的最后一步。
即便對阿爾馬登的控制也不是無條件的。恰恰相反,1847年合約重新簽訂時,羅斯柴爾德家族對于西班牙政府提出的條件毫無興趣,進而開始考慮撤出西班牙。這部分地反映了他們對于世界水銀市場的評估。列昂內爾·戴維森在1845年證實墨西哥蘊藏著大量的水銀,進而使得在世界其他的地方開采水銀變得可能。(羅斯柴爾德家族為水銀的壟斷權支付的成本已經由最初的每英擔54.5比塞塔漲到了1850年的每英擔70比塞塔,而隨著新的汞礦的發(fā)現(xiàn),水銀在國際上的價格開始滑落。)對水銀需求的下降,尤其是1847年不景氣的經濟狀況下更是如此,羅斯柴爾德家族希望西班牙政府給予更好的條件也合情合理。對于一直在財政匱乏中掙扎的西班牙政府,它的面前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從礦產收入中攫取最大的回報,要么確保將來的現(xiàn)金資助。選擇了前者之后,當選財政大臣相當于關上了討價還價的大門。結果是僵持不下,西班牙政府希望得到60萬英鎊預付金的要求遭到斷然拒絕,因為汞礦合約的條件難以讓羅斯柴爾德家族滿意。正如詹姆斯所說的那樣,“如果能得到20%的利潤,那么我就會接受這筆交易,而現(xiàn)在我們只能獲得微不足道的利潤……我認為這筆交易不會給我們帶來大筆的財富,我們?yōu)楹我谶@樣的時機將我們的錢投在這類高風險的項目上?”到這個時候,我們將會看到,詹姆斯已經發(fā)現(xiàn)了更具贏利潛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