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周恩來與毛澤東改變中國命運的談話】
我們上節(jié)講到毛澤東同志給中央寫了封信,他要留下來堅持在蘇區(qū)斗爭,歡迎中央再回來。當時中央的總負責人博古,非常年輕,大約28歲,看見這封信以后不知道怎么辦,便拿著這封信直接去找周恩來,他說:"老毛提出不走,你看怎么辦?"周恩來迅速看完這封信,跟博古講了一句話:"我去找他談。"
周恩來同志當天騎著馬從中央所在地瑞金趕到了毛澤東同志的住地找他談話,核心就是勸毛澤東同志跟著走。那個談話進行了一晚上,那天晚上周恩來與毛澤東之間談了些什么,誰都不知道。
當天警衛(wèi)回憶當夜雨下得很大,雨水順著屋檐往下流,流到斗笠上,斗笠濕了,從斗笠流到蓑衣上,蓑衣濕了,蓑衣的雨水流到綁腿上,綁腿濕了,鞋子濕了。
領導人在里面的談話遲遲談不完。他們開門進去給領導倒水,門一開,兩位領導同志一句話都不說了,就看著他們,等他們倒完水退出去,門關好了才又開始說。所以警衛(wèi)也沒有聽見這兩位領導同志在里面談了什么。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周恩來同志騎馬返回瑞金,見到博古同志,就講了一句話:"他同意跟著走了。"
我覺得這句話雖然非常簡單,卻意義極其重大,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一句話。我們可以設想,毛澤東同志如果不跟著走,在蘇區(qū)能保證他的安全嗎?而如果毛澤東同志不走,那我們的長征是什么樣的長征?紅軍能不能從困境中走出來?我們的結局又將如何?
恩格斯講過一句話:"歷史的必然通過大量的歷史偶然去實現(xiàn)。"不是說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它就是必然會成功,在這個過程中會經(jīng)過許多路口,需要跨過許多急流險灘。
我們從這個問題上看周恩來,他不是對黨和軍隊的命運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嗎?而且像這樣的事情周恩來終生對任何人都沒有講過。
周恩來晚年病重的時候,葉劍英元帥當時就認定:周總理肚子里要說的話很多,你們身邊工作人員一定要隨時準備好筆,把他說過的話一一都記錄下來,哪怕在昏迷中說的話也要把它記下來。周恩來同志身邊的工作人員,確實按著葉帥的要求準備好了紙筆,要把周恩來說的任何話都記下來。
結果一直到周恩來去世,警衛(wèi)也好,護士也好,他們準備的筆都沒動過,紙還是一張白紙,一個字都沒有記錄。周恩來同志一輩子都是這樣以組織為核心,以組織的生命為核心,以組織的利益為核心。
他完全犧牲了自己。
這么多年,我們一直講周恩來同志的貢獻,但一直都講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