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 中國:崛起之后是什么(12)

全球經濟12大趨勢 作者:(美)丹尼爾·阿爾特曼


在另外一個層面,上述觀點對中國整體經濟實力有何影響?人均收入只是衡量物質生活水平的一種手段,但并不代表一個經濟體的絕對實力,即采購資源、主宰市場以及為實施巨型工程(如戰(zhàn)爭、太空探索)所能動員的力量。為作進一步預測,這里還欠缺的要素是中國的人口增長率,確切地說是勞動人口。在這一點上,情況并不樂觀。一份2007年發(fā)布的國際勞工組織報告稱,中國是有史以來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報告顯示,盡管沒有全面推行,中國政府在1979年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效果已經顯現。中國的人口增長率已經降至年均0.7%以下,2008年全國人口僅增長了0.5%,這是本書寫作期間所能獲得的最新政府統(tǒng)計數據。中國的勞動力人口—15~59歲之間—2005年占總人口的67%,到2050年將降至僅54%。日本和一些歐洲國家也會面臨嚴重的勞動力人口,甚至總人口縮減的問題。美國的情況稍好,如果目前出生率和移民的趨勢保持下去,美國勞動力人口的降幅將只有中國的一半,從2005年占總人口的62%,到2050年降至56%。人口問題會進一步擴大中美收入增長的差距,這意味著相對于物質生活水平落后于美國,中國整體經濟實力的衰退速度甚至會更快。

上面所述的這些代表著什么?從傳統(tǒng)觀點來看,就如高盛報告所預測的,中國將在2041年趕超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并且在之后進一步擴大優(yōu)勢。至2048年,中國每年擴大的領先幅度才開始在百分比上緩慢下降,但下降的絕對數量很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