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運的阿拉伯”(2)

羅馬人的故事6:羅馬統(tǒng)治下的和平 作者:(日)鹽野七生


“幸運的阿拉伯”的遠征,并不像奧古斯都《功業(yè)錄》中所描述的“殺了抵抗者,贏得了戰(zhàn)爭,占領了很多城鎮(zhèn)”那么成功。羅馬軍渡過紅海登陸阿拉伯半島開始的這一段,還算順利,之后向薩巴族大本營馬里卜進軍的過程中,羅馬軍團遇到了極度的困難,穿越 300公里的沙漠他們竟然用了 6個月的時間。

當軍隊到達目的地馬里卜時,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攻擊之力,只得撤兵返回。這次遠征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羅馬還是成功地占領了紅海以北三分之一的地區(qū),并且在阿拉伯的雷烏凱克美、埃及的貝侖尼塞以及尼羅河岸的科普特設立了海關,相對于意大利本土的5%的關稅,以及落后地區(qū)高盧的 1.5%的關稅,這里征收的來自東方的高級消費品的關稅高達 25%。

奧古斯都在高盧的時候,肯定沒有忽視不列顛( Britannia)。不過他既沒有明確表示要繼承父親愷撒征服不列顛的遺志,也沒有對此作出否定。當時高盧的情況非常平穩(wěn),并沒有發(fā)生不滿分子逃到不列顛,煽動當?shù)刈迦喊l(fā)起挑釁羅馬的行為,居住在多佛爾海峽附近的肯特地區(qū)的不列顛的兩個部族,也都派了使節(jié)向奧古斯都宣誓效忠。這樣的狀況大概讓奧古斯都覺得征服不列顛并非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奧古斯都一向是要等到最后的關頭,世間輿論沸沸揚揚的時候,才會采取行動的政治家。

盡管奧古斯都一手掌握軍權,但是除了那些必須靠武力征服的地區(qū)之外,他愿意與外國結成同盟關系。比如說,對毛里塔尼亞( Mauretania)王國就是如此。毛里塔尼亞位于非洲的西北部, 隔著古稱“ 赫丘利之柱” (Pillars of Hercules)的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遙遙相對。這種同盟關系并非是奧古斯都的獨創(chuàng),蘇拉、龐培、愷撒,這些羅馬的統(tǒng)治者們都遵循這種羅馬傳統(tǒng)的外交政策奧古斯都為中斷了王位的毛里塔尼亞王國找來了繼承人。他是在塔普蘇斯之戰(zhàn)中因敗給愷撒而自殺身亡的努米底亞王的遺子。這位以尤巴二世之稱繼位的王子,5 歲那年被帶到羅馬,以敗方代表的身份,參加愷撒的凱旋儀式。之后,他作為人質一直留在愷撒的私宅里,愷撒死后又轉移到奧古斯都的家里居住。他接受了和羅馬上流社會的子弟同等的教育。后來,奧古斯都又把克婁巴特拉和安東尼所生的女兒、埃及公主克婁巴特拉? 塞勒涅許配給了他。塞勒涅在她父母雙雙自殺后,由屋大維的姐姐,也是安東尼的前妻屋大維婭收養(yǎng),和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她也是在羅馬長大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