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作為一代帝王,他一方面要想辦法收羅人才,為他所用。另一方面也害怕那些權(quán)臣在下邊搞小動作,拉幫結(jié)伙,危害他的統(tǒng)治。我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長達二十幾年的政治生涯中,雖然多次受處分降級,卻始終“屹立不倒”,這除了有乾隆皇帝的袒護、喜愛,也因我本人的謹小慎微,只忠于一把手,絕不拉幫結(jié)派,不勾結(jié)皇親國戚,哪怕他是太子、親王,將來很有可能當皇帝也不動心。我馳騁政壇二十幾年,這是我得到的一個最重要的經(jīng)驗,也是我的一個法寶。
乾隆有三十幾個兒子,活下來的有二十幾個,由于和平的環(huán)境,在乾隆的精心培養(yǎng)下,都成了治國安邦的人才。乾隆晚年,也產(chǎn)生了中國封建社會任何一個王朝都不能回避的問題,就是接班人問題。選誰做下一代皇帝,成了政治斗爭的核心問題。乾隆的這些兒子,凡是能工作的,都能獨當一面,為朝廷做工作,不吃閑飯。他們被封為親王、貝勒等,或分管一個部門,或臨時領(lǐng)一個什么差事,都能向父皇負責(zé)。這樣一來,就有了競爭。雖然有了太子,但皇子們并沒死心,都暗地里栽培自己的勢力。太子無法控制全局,處境很難看,很尷尬,說不定哪一天就會發(fā)生同室操戈的事情,而這種明爭暗斗在歷史上也最為慘烈,最為尖銳,最為復(fù)雜,所以乾隆對此非常謹慎,如果發(fā)現(xiàn)皇子和權(quán)臣們結(jié)黨營私,絕不留情,一定會嚴肅處理。
漢高祖劉邦,非常識人,自有一套御人之術(shù),雖沒讀過什么書,但他知道人情世故,懂得人的心理,知道什么人會覬覦皇權(quán),會有謀反篡位的可能,什么人胸?zé)o大志,只是滿足于眼前的榮華富貴,風(fēng)花雪月,以求自保。蕭何只熱衷于買田,兼并土地,劉邦知道他是一個沒有鴻鵠之志的人,不會危害皇權(quán),所以放過了他;張良在江山初定后,就一心求仙訪道,一門心思想做神仙,也放過了他。唯有韓信,兵權(quán)在握,是個領(lǐng)兵元帥,權(quán)勢欲旺盛,劉邦幾次試探暗示,看出了他的野心,此人將來必反,是個危險人物。
乾隆是個什么樣的皇帝?熟讀史書,時刻關(guān)注身邊所有人的思想,有人圖謀不軌,立刻會被他發(fā)現(xiàn),并堅決除掉,不會客氣。我每天和乾隆在一起,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乾隆的眼睛,所以乾隆對我的貪黷行為,不可能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他身邊的那些大臣是干什么吃的?早匯報,打小報告了。但發(fā)現(xiàn)我貪污,他反倒放心了。這就是說,我不會有反叛之心,只會忠于他,因為只有皇帝才能讓我發(fā)財。后來,我想我一生所犯的最大錯誤,并不是貪了多少銀子,而是我沒有處理好與嘉慶的關(guān)系,“乾隆死了我怎么辦”這個問題沒有引起我足夠的重視。我只是認為,只要乾隆不死,我就不會倒臺,就會說一不二。錯就錯在乾隆最終還是要死的;乾隆一旦死了,我就慘了,我的天就塌了。其實,乾隆縱容我貪污,收斂錢財,有他的想法--他把我這里當成一個大銀行了,這錢就在大清境內(nèi)存著,日后有一天需要了,收回國有就是了。也許乾隆和嘉慶都商量好了,乾隆說:兒子?。≡谖一钪臅r候,你先不要動和珅,等我壽終,你想怎么處置和珅,就隨你的便好了!